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週刊第22期
登錄號:2004.021.1321的圖片(20040211321_I003.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1.1321的圖片(20040211321_I003.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21的圖片(20040211321_I001.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21的圖片(20040211321_I002.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21的圖片(20040211321_I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321

尺寸:19 x 25.9 x 0.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86~1987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八十年代雜誌社
關鍵詞:黨外、黨外雜誌、康寧祥、江春男
文物描述:  此為紙質雜誌,為1986年1月發行之《八十年代》週刊第22期(總號第99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都市游擊戰與流氓〉、〈沈昌煥兩度請辭〉、〈另一個周恩來〉、〈日本記者訪問老康〉、〈論黨外下鄉〉等。目錄計有(一)封面裏:蔡家事,國家了?、(二)社評:官本主義下的禁令、(三)封面故事、(1)都市游擊戰與流氓-治安敗壞的社會原因與政治轉嫁(李大牛)、(四)台北話題、(1)丘宏達的主張、(1.1)句句是錢復的心聲、(2)「今之弦高」黃不撓今、(2.1)將到大陸做生意、(2.2)幫助他們提高水準、(3)關中的阿Q、(3.1)新聞局為之扼腕、(4)俞國華的形象、(4.1)新聞局有專人負責維護、(5)魏鏞的傲骨、(5.1)蔣孝武的節制、(5.2)盛建南的豆花、(6)沈昌煥請辭不成,錢復帶走了什麼?(何宜漢)、(7)江河日下的中央日報(浪淘沙、(8)軍方經營的「超級商店」(吳立人)、(五)國會側記、(1)錢復力捧國代?(劉去安)、(2)關中的鴻門宴(呂清淵)、(3)國民黨連任列車的脫班立委(胡正治)、(4)周慕文的辭職秀(林雲漢)、(5)蔣經國震怒,「地下院長」張一中下台(陳重逢)、(六)香港通訊、(1)日本記者訪問康寧祥(戶張東夫)、(七)北京參考消息、(1)另一個周恩來?-重新評價周恩來(牧夫)、(八)美國通訊、(1)為什麼索賠億萬元?-訪問崔蓉芝女士(齊燕)、(2)新約教會、人民公社、孫立人(劉志亮)、(九)特稿、(1)組黨的權利(黃爾璇)、(十)黨外佈告欄、(1)菜市場的「一清專案」、(2)立法院國會考察團赴美、(3)公政會設立分會、(十一)特別報導:地方選舉特別報導、(1)論黨外下鄉、(2)桃園:「大胖松圓仔湯」全省連鎖店(黑面松)、(3)慈湖清泉-桃園北區黨外巡禮記(康文雄)、(4)新竹市:民主祭壇上的牲禮-陳文輝(林琴蘭)、(5)宜蘭縣:一家烤肉萬家香(廖政農)、(6)花東縣:從沙漠到綠洲-黃耀輝開拓花東(盧天定)、(7)高雄事件的「法外情」-林玉祝參選縣議員(陳群翔)、(8)台北縣:選舉火戰車-台北縣的聯合陣線、(9)人物特寫:從作家、記者到黨外的王世勛(張忠雄)、(十二)頭條新聞、(1)交通部推行「家庭計劃」-計程車牌照「結紮」(陳一安)、(2)金融之虎(曾志德)、(3)小改組,小分贓(李志中)、(4)員工點火,新玻得救(周恆萍)、(5)成功時報改名新聞晚報、(6)文工會出資三月初復刊(黃振宏)、(十三)壓卷人物、(1)最後一個美麗島的謎題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黨外雜誌,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01(瀏覽日期:2019/05/07)。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東方狗脊蕨)的圖片
藏品(兩端尖器)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大正8年張水鳳領收証書)的圖片
藏品(墓の目)的圖片
藏品(工程投標須知)的圖片
藏品(薄盾蝸牛)的圖片
藏品(灰斑蛾)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