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327
尺寸:18.8 x 26 x 0.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86~1987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八十年代雜誌社
關鍵詞:黨外、黨外雜誌、康寧祥、江春男
文物描述: 此為紙質雜誌,為1986年3月發行之《八十年代》週刊第28期(總號第105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警總風雲錄〉、〈「佳山計畫」軍事秘密大公開〉、〈比較菲律賓與臺灣的選舉〉、〈美國對華政策的底線〉等。目錄計有(一)封面裏、(二)封面故事、(1)警總風雲錄(楊君實)、(三)獨家新聞、(1)「佳山計劃」軍事秘密大公開(陳一安)、(2)騙、騙、騙,連三騙-「佳山計劃」詐騙案內幕報導(羅新盛)、(四)台北話題、(1)沈昌煥比喻不倫、(2)蔣孝武外放後,章孝嚴的出路、(3)「有苦難言」、「有言難發」-痛苦的發言人、(4)張文獻的微妙角色使李達海免在監院出醜、(五)國際政治、(1)獨裁者沒有下台的梯子-比較菲律賓與臺灣的選舉(徐文展)、(六)特稿、(1)美國國務院對臺灣一九八五年人權報告(本刊編輯部)、(七)財經、(1)美國經濟政策與臺灣經濟景氣-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七年的臺灣經濟課題(許添財)、(八)新聞話題、(1)「找」飛機,「找」飛機,找到迷霧裏(馬非白)、(九)地方快報、(1)朱門酒肉臭,海中凍死骨-我國船員死亡被扣知多少?(劉光政)、(2)高雄縣黨部放冷箭(莊風和)、(3)永安鄉民擋路風波(林明水)、(十)書評、(1)評金耀基的「中國民主之困局與發展」(王耀宗)、(十一)外交檔案、(1)美國對華政策的底線(翁松燃、李怡、傅建中)、(十二)黨外佈告欄、(1)陳文輝案又一章,顏錦福遭受第二次「政治迫害」、(2)屏東公政會延期成立、(3)請支援詹益仁、(十三)特稿、(1)從兩性平等看三項偽善的法律(下)(呂秀蓮)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黨外雜誌,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01(瀏覽日期:2019/05/07)。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