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452
尺寸:17.9 x 25.7 x 0.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前進世界雜誌社
關鍵詞:林正杰、前進雜誌、黨外、黨外雜誌、前進系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插圖為封面,並以紅色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4年3月發行之《前進世界》週刊第2期(前進總號第52號),封面內容計有〈前進對抗王玉雲〉、〈自立晚報被禁!〉、〈立法院黨內外過招〉等。目錄計有(一)吾土吾民、(1)封面裡:人民用選票證明他們是政治犯、(2)封底裡:當局有權禁孝道˙麻衣一襲報春暉、(二)社論、(1)誌《前進》周歲、(三)封面故事、(1)立法院黨內外過招――邱創煥最長的一日(高次山)、(2)勉黨外立委再接再勵(何慧)、(3)政府不是行政院(武嶺)、(4)老K˙新面孔˙老毛病――駁聯合報黑白集的奇談怪論(黎普)、(四)特別報導、(1)前進對抗王玉雲――給王玉雲的再答覆(本刊)、(五)專題、(1)他們解不開這個經濟結――貿易自由化救急不救病是有毒的(侯立朝)、(六)熱門話題、(1)小天窗˙大帽子――自立晚報被禁(王水水)、(2)調查局打警總一耳光(冷眼)、(3)台化公司終於說實話了(黃順興)、(4)哈特的另一面(王開)、(5)誰是香港的主人?――港人――港人要求瞭解自身的命運(邱國楨)、(6)「高」學費是「希」望「均」富的社會該採行的嗎?(文抄公)、(七)前進論壇、(1)國語與臺語――傳達一個訊息(一)(林波海)、(2)建立一個東南亞模範社會(李光耀)、(3)候選人知名度的虛實(楊青矗)、(4)台語文化是臺灣人的精神食糧(洪惟仁)、(八)本周之最、(九)首都別記、(1)邱創煥釋疑越描越黑、(2)警總等單位研究加強查禁事宜、(3)楊市長得罪李前市長、(4)魯迅大戰黃春明、(5)歲月不饒國民黨、(6)熊貓安然渡過冬天、(7)海峽兩岸「稿費待領」、(8)臺灣的老人政治、(十)大城小調、(1)《八十年代》被查禁、(2)《臺灣年代》大地震、(3)環境污染與政治污染演講、(4)黃華,王拓母親追思會、(5)蘇南成之心、路人皆知、(十一)外國月亮、(1)要求撤銷戒嚴令的女鬥士、(2)雷根、柴契爾、孟岱爾的女兒圈、(3)「戰爭販子」蜂擁中東、(4)天下冤獄何其多、(十二)新聞穿梆、(1)宋楚瑜「依」什麼「法」?、(2)中央日報扭曲學者意見、(3)聯合報系獲「報喜不報憂」獎、(4)中時須加強歷史考證、(5)聯合報修理中國時報、(十三)讀者來函 等。
此物件為林正杰創辦的《前進》雜誌系列出版品之一,為黨外政論雜誌,曾受國民黨政府查禁,並陸續更改刊名,計有《前進周刊》、《前進廣場》、《前進時代》、《前進世界》等。《前進》雜誌標榜「在報禁下尋找更接近真實的客觀報導」,其重要創辦人有林正杰、蔡式淵、蔡仁堅,三人皆為民進黨早期派系「前進系」成員。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前進》系列亦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黨外雜誌,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01(瀏覽日期:2019/05/07)。
前進雜誌社,1983。前進週刊。1,2-3。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