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亞洲人雜誌社發行《亞洲人》月刊總號第28號
登錄號:2004.021.1417的圖片(20040211417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1.1417的圖片(20040211417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4.021.1417的圖片(20040211417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417

尺寸:19.1 x 26.2 x 0.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亞洲人雜誌社
關鍵詞:亞洲人、黨外、黨外雜誌、康寧祥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亞洲地圖及帆船剪影為封面(以照片覆蓋陸域),並以紅色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3年9月發行之《亞洲人》月刊總號第28號,封面內容計有〈阿奎諾生死之旅〉、〈司馬文武旅美政治筆記〉、〈康寧祥談索拉茲訪臺始末〉、〈臺灣購買荷蘭潛艇的波折〉等。目錄計有(一)社論、(1)索拉茲與阿奎諾、(二)編輯室筆記、(三)台北話題、(1)中共整修蔣母墓地、(2)魯迅的稿費風波、(3)黨˙國庫˙民意調查、(4)臺灣的新聞自由、(5)菲國侵犯我國航空器、(6)阿奎諾來臺做什麼?、(7)美國學者談阿奎諾、(8)索拉茲在漢城、(9)海外團體動態、(10)警總查扣近況、(四)特載、(1)阿奎諾生死之旅(蘇和)、(2)旅美政治筆記(司馬文武)、(五)專題、(1)索拉茲到臺灣、(2)索拉茲訪臺的意義及影響(羅思遠)、(3)康寧詳談索拉茲來臺訪問始末(陳必勝)、(六)新聞自由、(1)永遠當新聞記者(陸鏗)、(2)官員˙黨員˙記者(蘇兆寧)、(七)國內政情、(1)請願是最直接的民意――黨外帶動人民參與的開端(錢凌雲)、(2)緩慢變化中的臺灣政治(李國楚譯)、(3)購買荷蘭潛艇的波折(廖艾弼)、(八)憲政、(1)憲政能進入省縣政府的大門嗎?(吳文蔚)、(九)有話就說、(1)王迎先命案和解了、(2)教育部長撒了謊、(十)短評、(1)月亮與烏鴉(江雪)、(2)對警總言論四原則質疑(李哮佛)、(十一)國際話題、(1)斯里蘭卡延長戒嚴、(2)美國大兵滾回去、(3)奈及利亞的民主試煉、(4)戒嚴與選舉、(5)變酸的墨氏百年紀念、(6)交通安全新招、(十二)語言、(1)台語教室(康文雄)、(十三)財經論衡、(1)臺灣經濟問體總檢討(黃銘中)、(2)臺灣與東南亞華僑的經濟問題(邱谷)、(3)臺灣錢淹腳目˙大官虎開了了(吳重達)、(十四)歷史、(1)臺灣研究在日本(顏尹謨)、(十五)漫畫、(1)大王萬歲 等。
  此件《亞洲人》為康寧祥發行的《八十年代》雜誌的系列刊物之一,主要為接替《八十年代》而創刊,《八十年代》系列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亞洲人》亦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黨外雜誌,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01(瀏覽日期:2019/05/07)。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陳英郎夫婦合照)的圖片
藏品(石環製作廢料-石環製作破片)的圖片
藏品(六分儀)的圖片
藏品(扁龍鬚菜)的圖片
藏品(南投縣警察局集集分局水里義勇消防隊43年度秋季校閱)的圖片
藏品(北管曲譜)的圖片
藏品(帽章)的圖片
藏品(藍磯鶇)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