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539
尺寸:21.1 x 29.8 x 0.3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生根雜誌社
關鍵詞:深耕雜誌、黨外、黨外雜誌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畫作為封面,並以紅色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3年9月發行之《生根》週刊第17期,封面內容計有〈我們徵召許國泰〉(李敖)、〈職業團體選舉人請注意〉、〈聯誼會•後援會•黨外〉、〈許榮淑南投演講會〉等。目錄計有(一)封面、(1)馬燈(何文杞)、(二)我們徵召許國泰(李敖)、(三)職業團體選舉人請注意:(本社)、(四)讀者投書(編輯部)、(五)聯誼會.後援會.黨外、(1)放棄理念.必然喪失實力(林濁水)「自決」原則的勝利(邱義仁)、(2)「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成立有感(張普城)、(3)黨外雜誌不是跟屁蟲(鄭南榕)、(4)憤怒的一代(曾心儀)、(5)黨外中央後援會成立紀要(陳富辛)、(6)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通訊(周伯倫)、(7)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花絮(楊月德)、(六)黨外.黨外(資料室)、(七)黨外政論、(1)知識和社會的衝突和兩極化-一個自然科學家對邱垂亮先生的質疑(賽教授)、(2)校園內的臺灣結與中國結(陳伯瑜)、(3)沒有囊包的臺灣知識份子-從黃爾璇事件談起(許能友)、(八)政治熱線(任迪群)、(九)許榮淑訪美報告-南投(本社)、(十)艾奎諾紀念演講會(游清清)、(十一)生活與政治、(1)在美麗島上(小風)、(2)由韓航客機遭難事件說起(田朝明)、(3)科技官僚政治(鄭廣正)、(十二)臺灣社會黨案(宜機)、(十三)大學新聞(知青)、(十四)鄉土與文化、(1)臺灣文學界說與方向(許水綠)、(2)序「臺灣近代人物集」(陳永興.李筱峯)、(3)大家來學臺灣話(三)(辛輝)、(4)日據時代臺灣無政府主義運動(高伊哥)、(5)黨掌聲響起(廖莫白) 等。
此件為《深耕》雜誌的系列刊物之一,《深耕》為1981年由黃石城創辦的黨外政論雜誌,後交由許榮淑經營,主要主筆人包含林正杰、林世煜、林濁水等,其中內容包括編輯手記、國會趨勢、選舉與黨外動向、生活與政治、鄉土人物、藝文、漫畫等等。《深耕》曾在1982年對於「杯葛事件」中的部分黨外立委進行批判,並引起當時黨外勢力的對立。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深耕》系列亦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蔡盛琦,2008。《深耕雜誌》之研究(1981.6-1983.2),國史館學術集刊,15:159-208。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