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南五條港協新號甕
登錄號:2004.021.1657的圖片(20040211657_I001.jpg),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1.1657的圖片(20040211657_I001.jpg),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4.021.1657的圖片(20040211657_P001.tif),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4.021.1657的圖片(20040211657_P002.tif),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4.021.1657的圖片(20040211657_I002.jpg),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4.021.1657的圖片(20040211657_I003.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4.021.1657的圖片(20040211657_I004.jpg),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657

尺寸:48 x 48.4 x 43.3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推測年份(西元):1683~1895
年代描述: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加工保存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中國華南
關鍵詞:陶罐、醬菜甕、豆乳甕、儲存容器
文物描述:1.臺南五條港協新號甕,廣口,圓唇,唇口製作略歪斜,圓弧肩,圓弧壁,器身下半向底部略收,平底。外器壁肩部壓印直線條與橫線條交錯形成的方格紋,印有「協新號」三字,每個字周圍以單線圈起,此三字左方印有直式「□□□」三字,下方飾二圈單線環狀紋,腹部下半壓印直條斜紋。全器施紅褐色釉,釉厚薄不均,部分剝釉,外器壁表面並不平整,有許多小坑洞。
2.此類陶器亦可稱為「陶罐」,陶罐器形與陶甕相似,形制較小且高度與寬度相近,通常用來盛裝油、鹽、糖等用量較少的日用品,常依其用途來命名。
3.五條港是清朝康熙時期在現今臺南市開設的五條商港,分別為: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貨物的流通帶動周圍地區的經濟繁榮,直到道光年間河道淤積與安平開港才逐漸沒落。
參考資料:1.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2.五條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http://www.oustudio.com.tw/fivechannel/fivechannel.html(瀏覽日期:2020/05/30)。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1/09/24
已瀏覽清單
藏品(告姜貴在天之靈…等)的圖片
藏品(評駱以軍著《紅字團》、《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的圖片
藏品(戰爭在魔術方塊中輪迴)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吳秋田著《模特兒之戀》)的圖片
藏品(臺灣青木香)的圖片
藏品(鈴木政雄編〈清國臺灣島明細地圖〉)的圖片
藏品(赤釉壽字湯匙)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