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鉆座
登錄號:2004.025.0711的圖片(20040250711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025.0711的圖片(20040250711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4.025.0711的圖片(20040250711_I002.jpg)(CC BY),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5.0711

尺寸:30 x 22 x 72.8cm
歷史分期:無法判斷(不明)
類別一:器物類,產業,其他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金屬鍛造、金屬工藝、鐵鉆、打金
文物描述:1.本物件是外觀類似圓柱狀的木鉆座,是早期用來打金鍛造的工具,包含實木的鉆座、敲擊鉆面、拉線釘。鉆座上部有兩個對稱橫倒的V字切口,方便雙手使力搬取鉆座;鉆座外側用兩個ㄇ字型鐵線嵌入,用來固定上下兩塊實木;鉆座底部有一個橫倒的V字切口;鉆座頂面中央有一立方體金屬製敲擊鉆面,在鉆面上可敲平或錘薄金屬;頂面側邊有一個ㄇ字型突起的金屬製拉線釘,可放入拉線板進行拉線。
2.金屬工藝製作過程十分繁複,多以手工打製,技法多樣,早年金工業有「一搨、二鑲、三刷洗 (一說三刻 )、四柳 (纍 )絲」的行話,來說明金屬工藝的加工技法。「搨」是指錾刻,以槌子適度敲打出紋樣圖案,又稱鏨花,分為陰陽雕;「鑲」是在金屬表面進行鑲嵌,或鑲寶石、玉石;「刷洗」是將金銀洗亮;「刻」指雕刻;「柳 (纍 )絲」則是抽絲搓捻絲線,再製成各式花紋圖案。
參考資料:張耘書,2016。臺南金屬工藝研究,頁:40-61。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F
編目日期:2019/09/27
已瀏覽清單
藏品(玄武岩)的圖片
藏品(蘭嶼肉桂)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范姜群双幼兒照)的圖片
藏品(水楊梅、水柳仔)的圖片
藏品(道光二十年張瑞麟兄弟等立退耕番田租字)的圖片
藏品(待歸卷)的圖片
藏品(光緒十九年林清江等三人立杜賣盡根田契)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