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西港鄉農會贈創立四十六週年暨辦公廳落成紀念小瓷杯
登錄號:2004.028.0246的圖片(20040280246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8.0246的圖片(20040280246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04.028.0246的圖片(20040280246_I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04.028.0246的圖片(20040280246_I003.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0246

尺寸:7.5 x 7.2 x 5.3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69~1969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西港鄉農會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陶瓷杯、瓷器、茶具
文物描述:1.本文物為西港鄉農會贈創立四十六週年暨辦公廳落成紀念小瓷杯,這個杯子大約7.5公分大小,高約5.3公分,除了杯子本身之外,並未附有茶杯蓋,杯身在白瓷之上有三朵桃紅花朵圖像,並有文字「創立四十六週年暨辦公廳落成紀念 西港鄉農會理事長劉再總幹事郭石蘭敬贈」,一旁有「西農」徽章。整體瓷杯屬於敞口短圈足式。小瓷杯本身保存良好,有些許髒污,屬白瓷。
2.西港鄉農會於大正12年(1923)創立,當時名稱為「西港信用組合」,後經歷過數次的改正,最終於民國100年(2011)訂定名稱為「臺南市西港區農會」。該農會主要業務有信用部、供銷部、保險部、會務股、推廣股、會計股及稽核室。
3.臺人普遍偏愛白皙瓷器,因此製瓷礦土多仰賴進口。民國40年代後,因對於日用陶瓷用品需求加深,各式各樣的陶瓷用品大量出現,早期的餐具、茶具少有裝飾,強調功能性,且以陶器為主,民國80年代,則開始強調變化造型,近代更是觀賞功能大於實用功能。
參考資料:1.蕭富隆,1997。台灣陶瓷產業發展,1665--1995。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蔡江隆,2015。手工創作茶具與在地茶文化發展之應用。嘉義縣: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
3.臺南市西港區農會,http://www.sgfa.org.tw/index.asp(瀏覽日期:2020/07/18)。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9
編目日期:2020/10/28
已瀏覽清單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金環寶螺)的圖片
藏品(木雕—荷塘清趣)的圖片
藏品(河邊秋色)的圖片
藏品(小型舌刃打製石斧)的圖片
藏品(叢雲寶螺)的圖片
藏品(昭和八年債權人林查某向臺南地方法院高雄支部單獨部提請對債務人簡為強制還款之支付命令)的圖片
藏品(梅)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