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透明躺式玻璃奶瓶
登錄號:2004.028.1015的圖片(20040281015_I003.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8.1015的圖片(20040281015_I003.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04.028.1015的圖片(20040281015_I001.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04.028.1015的圖片(20040281015_I002.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1015

尺寸:9.1 x 15.7 x 7.5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民生用品、育嬰、嬰兒、母親
文物描述:1.此件玻璃醬油罐由透明玻璃材質的罐蓋與罐身組成,長約9.1公分,寬約15.7公分,高約7.5公分,整體為彎曲的扁水滴形,玻璃內有些許氣泡。
2.臺灣在早期民生用器具多由陶、瓷製成,玻璃製品屬珍稀進口物品,多為上層社會人士所用。直到日治時期受總督府西化、現代化的影響下,引進與開發玻璃產業,玻璃製的日常用品才漸普及於社會大眾。玻璃奶瓶伴隨著玻璃工業興盛而出現,十九世紀時期,嬰兒的照料件受到重視,扁形或香蕉形的奶瓶出現,其造型有利於餵養時嬰兒保持於傾斜的位置,有些奶瓶上方會有小孔,讓母親可透過拇指按壓來控制瓶內奶水的流量,而瓶口至瓶身漸寬的設計也利於清潔衛生。
參考資料:1.童怡婷,2010。臺灣日治時期玻璃製品在漢人生活中運用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The history of baby bottles,Alimentarium,https://www.alimentarium.org/en/magazine/history/history-baby-bottles(瀏覽日期:2019/06/04)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20/01/03
已瀏覽清單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現代吳語的研究)的圖片
藏品(夜蛾320)的圖片
藏品(紙盒)的圖片
藏品(鰻魚籠)的圖片
藏品(打製石斧)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朱紅鶯蛤)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