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泰雅族口簧琴
登錄號:2004.028.1174的圖片(20040281174_I004.jpg)(CC BY),第1張,共5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028.1174的圖片(20040281174_I004.jpg)(CC BY),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04.028.1174的圖片(20040281174_I001.jpg)(CC BY),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04.028.1174的圖片(20040281174_I002.jpg)(CC BY),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04.028.1174的圖片(20040281174_I003.jpg)(CC BY),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04.028.1174的圖片(20040281174_I005.jpg)(CC BY),第5張,共5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1174

尺寸:4.1 x 3.6 x 14.2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推測年份(西元):1940~1950
類別一:器物類,產業,工具製造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臺灣原住民族、泰雅族、樂器、竹、口簧琴
文物描述:本件藏品為泰雅族口簧琴,係以一片長條形的竹片作為琴臺,中央切刻一條細長凹槽孔洞,置入一片銅製簧片,其中一端進行固定,有些口簧琴則是竹製簧片。此琴臺前後兩端皆有穿孔,靠近簧片固定端為琴頭,繫綁一條麻繩,演奏時須拉動此綁繩。另一端為琴尾,同樣繫有細麻繩,演奏時纏繞手指以固定。另有竹製琴套,可做收納用。
口簧琴的簧片可以是一片以上,若簧片越多,琴臺越粗短。在臺灣原住民族中除了雅美/達悟族外,都有此種樂器,但如今已非所有族群皆繼續演奏。泰雅族、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則將此樂器更加發揚光大,不僅代表男女互相傳情之意,更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山海經圖說 序)的圖片
藏品(丘秀芷-寵物寶寶)的圖片
藏品(黃洪炎編《瀛海詩集》)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南國電影》第140期)的圖片
藏品(男子長褲)的圖片
藏品(粗硬毛藻, 綠苔)的圖片
藏品(雪花衣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