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04.028.1267
尺寸:25.9 x 25.5 x 20.6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其他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箍桶、木桶、提水桶
文物描述:1. 木製箍桶,材質主要為木材,以約20片木片拼組而成,木質厚實,器身與器底各有一條鐵絲環繞,作固定木片之用。整體器形為上寬下窄的圓筒狀,圓平底,器腹鐵箍以上至口部微外擴。近口處附有一對耳,耳為鐵製,上有圓孔,推測此是固定提把的五金配件。木桶有許多明顯的使用痕跡,如器身有許多磨損及碰撞擦痕與水漬,鐵箍和鐵製的耳則已都完全氧化生鏽,尤其器底鐵箍有部分鏽蝕已剝落,使鐵箍變的粗細不均。
2. 箍桶是指將一片片木片箍束起來所形成的木製盛裝器具。在木片與木片之間以竹釘做榫接,而不以黏著劑或鐵釘接合,避免黏著劑遇水溶解,或鐵釘生鏽脫落,以達到防水效果。桶身則使用纏成麻花狀的鐵絲箍緊加以固定。早期箍桶常以竹篾作箍圈,但較不耐用,後來改以粗鐵線或鋼絲為材。箍桶的用途很多,常見作打水桶、洗臉盆、浴桶,以及炊煮、盛飯用的飯斗。
參考資料:1.箍桶,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7269(瀏覽日期:2021/05/15)。
2.打水桶,臺灣民俗文物辭典, http://dict.th.gov.tw/term/view/140?search=水桶 (瀏覽日期:2021/05/15)。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
編目日期:2021/07/29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