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手提式皮革行李箱
登錄號:2004.028.1268的圖片(20040281268_I001.jpg)(CC BY),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4.028.1268的圖片(20040281268_I001.jpg)(CC BY),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4.028.1268的圖片(20040281268_I002.jpg)(CC BY),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4.028.1268的圖片(20040281268_I003.jpg)(CC BY),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4.028.1268的圖片(20040281268_I004.jpg)(CC BY),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4.028.1268的圖片(20040281268_I005.jpg)(CC BY),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4.028.1268的圖片(20040281268_I006.jpg)(CC BY),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4.028.1268的圖片(20040281268_I007.jpg)(CC BY),第7張,共7張

登錄號:2004.028.1268

尺寸:60.7 x 37.7 x 17.2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其他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皮箱、手提箱
文物描述:1.本件手提式皮革行李箱,整體以素面咖啡色皮革製成,為上掀式大型手提箱。箱蓋與箱體兩側中間各有一連接點,上縫製長條皮革,可使掀蓋時箱蓋不過度凹折。行李箱主體為扁形長方箱體,上端附有一提把。箱體裝置兩個長形金屬鎖釦,兩個鎖釦皆附鑰匙孔,其中一端箱蓋上的鎖釦已脫落遺失。掀開平板箱蓋,內蓋附一長型口袋及兩個小型口袋,可放置體積較小的物品。內壁黏有一層薄綠色布面,其中一角邊緣黏膠稍微脫落,使布面捲起,露出內面皮革。內層底部另鋪設一層淺橘色布面。整體外觀有使用痕跡,皮箱表面發霉,箱底邊緣皮革磨損。
2.箱為封閉性儲存用具以及旅行裝具,材質有木製、皮革、紙皮、籐製等等。皮箱在日治時代即是富商、仕紳階級常備的家具,這些皮箱多購自高級的百貨店。戰後隨著國人經濟能力提升,出國觀光旅遊的需求也隨之高漲,皮箱的需求也有所提升,至1990年代為皮箱銷售最輝煌的時期。早期臺灣市街上會有手工製作的皮箱店,但手工製作皮箱工序複雜,需打版、剪裁、黏合、鑿孔、縫製才得以完成,因此在工業化、機械化時代來臨以後,大多皮箱已是工廠大量製造的產品。
參考資料:1.潘國正等,2004。新竹老店.城市容顏:新竹市老店田野調查報告,頁:359-360。新竹:新竹市政府。
2.箱,臺灣民俗文物辭典, http://dict.th.gov.tw/term/view/803(瀏覽日期:2021/05/25)。
3.盧泰康、邵慶旺,2020。107-108 年臺中市國定古蹟霧峰林家 下厝文物普查計畫結案報告。臺中: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
編目日期:2021/07/29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