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1201
尺寸:21.6 x 21.7 x 2.8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護符法器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八卦、辟邪
文物描述:本件太極八卦牌以木雕彩繪方式製作,外型作正八邊形。中心鐫刻太極二字,其外圍繞八個卦象,採乾、坤二卦上下相對,為先天八卦排列方式。最外圍作洛書符號:「戴九屢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太極與八卦卦象與洛書符號以紅色為底施金漆。
八卦牌為門楣上常見的辟邪物,俗信可以抵擋因禁忌風水所產生之煞氣。「太極」的觀念源於傳統漢民族對宇宙的初步認知,常以陰陽雙魚做為象徵。由太極而生「兩儀」、「四象」以至於「八卦」,「八卦」為《易經》的基礎,是漢民族最早的宇宙符號之一。八卦的卦象由三個陰、陽爻交互組成,以八個卦象各代表自然界的八種物質:乾/天、兌/澤、離/火、震/雷、巽/風、坎/水、艮/山、坤/地,與太極二字結合成為「太極八卦」,為宇宙至高力量的來源。
參考資料:呂理政,1992。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出版社。
編目者:委託編目謝宗榮
編目日期: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