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民國52年青年活動紀念章
登錄號:2004.028.1636的圖片(20040281636_I003.jpg),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8.1636的圖片(20040281636_I003.jpg),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04.028.1636的圖片(20040281636_I001.jpg),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04.028.1636的圖片(20040281636_I002.jpg),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04.028.1636的圖片(20040281636_I004.jpg),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04.028.1636的圖片(20040281636_I005.jpg),第5張,共5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1636

尺寸:1.1 x 1.1 x 0.7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政治社教,徽章獎狀獎牌
關鍵詞:中央改造委員會、反共抗俄、救國團
文物描述:  此物件為紀念章,輪廓為正方形,內裏有一切邊圓框,框內鑄有「52∕青年活動」字樣。
  此件所描述的是救國團所舉辦的寒暑期青年活動,此時期的活動因中國與臺灣雙方的敵對趨緩,因而從「青年戰鬥訓練活動」改為「青年訓練活動」,此活動按照國民黨的「反共抗俄時期青年運動綱領」之指示,以大專院校學生為主幹,以軍中服務、戰鬥訓練為主體,搭配跳傘、滑翔、游泳、自行車等等康樂活動, 藉以吸引青年族群,直到1961年之後,才逐步發展成綜合性的青年活動。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於1952年,中國國民黨基於「反共復國」之需要而成立,其前身為「三民主義青年團」及「中國青年反共抗俄聯合會」。在該年3月29日,蔣中正於青年節中發布〈告全國青年書〉,宣布要成立救國團,而在5月31日行政院制定「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籌組原則」,訂定救國團隸屬於國防部總政治部,為官方的「青年團體」。救國團本部設於臺北,各縣市設有支部跟青年活動中心,所屬單位有學苑、張老師中心、中國青年服務社、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組織活動包含:實施學校軍訓、推行政令、整理戶籍、擔任教育、地方自治、土地行政、青年寒暑訓等活動、編輯教科書及出版事業等(李泰翰,2014。6)。
參考資料:李泰翰,2014。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的動員與組訓(1953-1960)-以寒暑假青年訓練活動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中國青年救國團,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946(瀏覽日期:2020/04/08)。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咸豐九年陳華瑞立典契人)的圖片
藏品(《生命的誕生》電影海報)的圖片
藏品(陶製筷籠)的圖片
藏品(玉管珠)的圖片
藏品(狀元遊街版畫)的圖片
藏品(同治七年李萬來立杜賣盡根歸管字)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紅白雙色牡丹玻璃花瓶)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