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日月堂藥房「特製鎮咳喘息藥」
登錄號:2004.028.3303的圖片(20040283303_I001.jpg),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3303

尺寸:6.1 x 8.7 x 2.6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60~1970
類別一:器物類,醫療衛生,藥品
創作者/製造者:日月堂藥房
製造地:雲林
關鍵詞:成藥、中藥
文物描述:1.本件日月堂藥房「特製鎮咳喘息藥」,共一組2件,包括包裝外盒及藥瓶2個部分。
2.包裝外盒為厚紙版製作,為上蓋下盒的天地蓋設計,下盒底色為白色,其深度與長度略大於藥瓶,使藥瓶可以平穩放置其中得到良好的保護,上蓋底色為紅色,表面的白底藍墨標籤,設計精美。藥瓶為深棕色玻璃製,不易透光,可保存藥品不易變質,瓶身呈長扁圓形,短瓶頸,旋轉式瓶蓋。瓶身正中央有圓形及文字「?林」的浮凸紋路,因紋路有些模糊,無法明確辨識。
2.臺灣的醫療發展與習慣深受日本影響,日治時期在政府扶持下,西醫取代漢醫成為醫療主體,以科學漢方為主的家庭成藥亦可列為醫生之處方用藥,藥廠或藥房所生產的加工成藥或家庭藥,其成份多有中、西藥成份混和的情形,而這些家庭成藥因透過寄藥包服務而使用方便,價格合理,廣受民眾歡迎,二戰後仍盛行,至1970年代臺灣醫療普及後才逐漸式微。
3.旋轉式瓶蓋於1960年代以後才逐漸普及,作為推測年代參考依據。
參考資料:吳秋儒,2011。藥品宅急便—「寄藥包」之研究。新北: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E
編目日期:2021/07/29
已瀏覽清單
藏品(九十年代雜誌社出版《九十年代》週刊第11號總號68號)的圖片
藏品(石鑿)的圖片
藏品(〈朝はふたたび〉河邊洗衣的婦女(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彌勒佛像之三	 	)的圖片
藏品(電話.電視.廣播設備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德意志國1千馬克紙幣)的圖片
藏品(昭和十二年張立鐘繳納半年份保險金領收證明)的圖片
藏品(內觀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