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南國電影》第144期
登錄號:2004.028.3642的圖片(20040283642_I003.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8.3642的圖片(20040283642_I003.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8.3642的圖片(20040283642_I001.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8.3642的圖片(20040283642_I002.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8.3642的圖片(20040283642_I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3642

尺寸:18.5 x 24.6 x 0.6cm
外文名稱:Southern Screen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70
年代描述:民國59年2月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生活娛樂
創作者/製造者:南國電影畫報社
製造地:香港
關鍵詞:香港電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愛情的代價、啞巴與新娘、報仇、鍾馗娘子、冰天俠女、五虎屠龍、海外情歌、女子公寓、胡燕妮、何莉莉、于倩
文物描述:1.《南國電影》第144期,雜誌督印人為鄒文懷,總編輯梁風,由南國電影畫報社於民國59年2月出版之月刊,此期的封面人物為凌波。 
2. 彩色插頁人物有:〈胡燕妮〉、〈何莉莉〉、〈于倩〉、〈汪萍〉、〈井莉〉、〈李菁〉、〈丁珮〉、〈施思〉、〈焦姣〉、〈陳鴻烈〉、〈郭曼娜〉、〈凌玲〉。
彩色主題新片介紹:《愛情的代價》。
3. 重點主題〈翡翠大戲院隆重〉、〈影藝新知專欄:英國《電視派》電影運動〉、〈新片介紹:《愛情的代價》〉、〈狄龍、姜大衛血濺靈堂〉
連圖故事《俠士行》。
在〈彩色文藝新片《愛情的代價》〉中,介紹片中女主角秦萍扮演一名身世可憐的盲女,她接受男主角香港著名流行歌星泰迪羅賓所飾演的富家子所聘請的眼科專家的治療並重見天日,但她所暗戀的情人卻離她而去,留給她的只有眼前的空虛和寂寞,此片是名導演吳家驤的作品。
在〈翡翠大戲院隆重揭幕〉中,邵氏機構斥資兩千餘萬元在香港銅鑼灣區興建的兩家電影院之一的翡翠大戲院在1969年的聖誕前夕之夜開幕。剪綵的紅星有何莉莉、鄭佩佩、邢慧、焦姣、李麗麗、尤情、虞慧、汪萍、施思和金峯等,並獻映邵氏武俠巨片《保鑣》。與翡翠戲院毗鄰的明珠戲院將於1970年初開幕。
在〈狄龍‧姜大衛血濺靈堂〉中,介紹《大決鬥》這部電影的時代背景是民國十年前後軍閥割據的大動亂時代。在《大決鬥》,狄龍和姜大衛起初是互相冷眼旁觀,繼之惺惺相惜,肝膽(胆)相照,在劇情的推展以及感情和心理的發展上,均有極精細的刻劃。
在〈影藝新知專欄:英國《電視派》電影運動〉中,筆者介紹《電視派》電影指從電視轉向電影發展,並在作品中因大量運用電視新聞片的寫實功能而創新電影技巧的影片,一般影評人指出這種電影運動開始於1965年,原因是當時在電視工作的編導都不約而同離羣(群)他去,接受了荷李活的經濟支援自行拍片,也有說在1953年電視導演佐治摩亞奧花勞運用他的電視手法拍攝過原作《事件的正中》改編的影片,可惜無法形成一股運動。文中筆者介紹許多不同的《電視派》導演及他們的作品。
4.《南國電影》畫報為邵氏官方的電影雜誌,初刊出版於1957年,停刊於1979年。而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於1958年,停產於1985年,邵逸夫為總裁,雜誌督印人鄒文懷於1959年加入邵氏兄弟並為宣傳主任,於1970年離開邵氏兄弟。
參考資料:1.吳詠恩,邵氏電影初探─邵氏大事記,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電影資料館 ,https://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zh_TW/web/hkfa/publications_souvenirs/pub/englishbooks/englishbooks_detail06/englishbooks_shawstory.html,(瀏覽日期:2017/4/12)。
編目者:史石義
編目日期:2017/07/24
已瀏覽清單
藏品(H棟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陽文萍佳作作品「修船工人」)的圖片
藏品(日本假蓬)的圖片
藏品(蒙古白肩天蛾)的圖片
藏品(網墜)的圖片
藏品(栓菌屬)的圖片
藏品(光緒十五年林眼立找盡杜賣田契字(含契尾))的圖片
藏品(尾葉茯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