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株式會社日本勸業銀行發行溢價金附貯蓄債券
登錄號:2004.028.3832的圖片(20040283832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8.3832的圖片(20040283832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8.3832的圖片(20040283832_P001.tif),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8.3832的圖片(20040283832_P002.tif),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8.3832的圖片(20040283832_I002.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3832

尺寸:16.9 x 12.8cm
外文名稱:株式會社日本勸業銀行發行割增金附貯蓄債券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證卷
創作者/製造者:株式會社日本勸業銀行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國債、愛國、國防、戰爭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株式會社日本勸業銀行發行割增金附貯蓄債券,為紙質,正面4個角落皆有「(貯24)」黑色字樣,有花紋邊框圍繞正面四周,內容包括物件類型為割增金附貯蓄債券,為第24回34組,編號為016227,金額為7圓50錢,於昭和16年(1941)10月由株式會社日本勸業銀行發行,並於債券下方蓋有2個紅色圓印,右者內有1個圖案與「支那事变貯蓄債券」字樣,左者則為總裁章;背面為紀載此張貯蓄債券之法規與悉知,並有表格介紹不同等級不同回數之金額差別與償還日期,右上與左下則有「貯24」黑色字樣。
2.日本勸業銀行,設立於明治30年(1897),於明治35年(1902)提供拓殖臺灣會社資金。其提供資金加速了臺灣之土地、農田水利、漁業等開發,日治時於臺灣開設了臺北、新竹、臺中、臺南與高雄支店。戰後,將勸業銀行分5地改組為臺灣土地銀行。
3.儲蓄券,臺灣首度發行於昭和12年(1937),為因應國防建設及戰時費用,臺灣總督府設立愛國貯金組合,推銷貯蓄債券,至昭和15年(1940)時增加發行第1回報國公債,待東亞戰爭爆發,改名為戰時貯蓄公債,並大力推廣,鼓勵投資。
參考資料:1.張銘澤,2006。臺南市市定古蹟原日本勸業銀行臺南支店(土地銀行臺南分行)修復工程之研究。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2.楊蓮福總編輯,2010。臺灣百年生活圖錄 第一輯 廣告時代,頁:82-83。臺北縣:博揚文化。
3. 洪嘉鴻,2013。近代臺灣證券市場的成立與發展(1885-1962)-歷史的延續與斷裂。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C
編目日期:2020/01/13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大梁配筋詳圖B1~RG18)的圖片
藏品(刮削器)的圖片
藏品(城門右側)的圖片
藏品(地下伍層電氣設備工程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昭和九年林禮讓辨濟證書)的圖片
藏品(台灣縣志)的圖片
藏品(功名富貴  )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