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竹北鄉番子坡土地臺帳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I001.jpg),第1張,共1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I001.jpg),第1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P001.tif),第2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P002.tif),第3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P003.tif),第4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P004.tif),第5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P005.tif),第6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P006.tif),第7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P007.tif),第8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P008.tif),第9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P009.tif),第10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P010.tif),第11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P011.tif),第12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P012.tif),第13張,共14張
登錄號:2004.028.3975的圖片(20040283975_I002.jpg),第14張,共1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3975

尺寸:19.9 x 27.7 x 0.6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簿記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竹北鄉
關鍵詞:地籍、曹浴蘭、新竹、流水帳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竹北鄉番子坡土地臺帳,為紙質,呈方形,為土地臺帳,封面有「竹北鄉番子坡土地臺帳」黑色字樣,封底有「竹北鄉番子坡土地臺帳謄」黑色字樣,其內容為紀載番子坡地區之土地資料,該臺帳內土地皆為曹浴蘭所有,地目則有田、畑與建物敷地。
2.番子坡,原寫為番兒陂,位於今新竹縣竹北市。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番子坡地區為一街庄,隸屬於竹北一堡。1901年,全臺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新竹廳。1920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並雅化為「番子坡」大字,隸屬於新竹州新竹郡舊港庄。1941年,舊港庄與六家庄合併成立竹北庄,本地區改隸之。戰後竹北庄改制為竹北鄉,隸屬於新竹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88年,竹北鄉升格為竹北市,村亦改制為里。
參考資料:番子坡,維基百科,2021/02/03。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C
編目日期:2021/02/03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1060))的圖片
藏品(臺北地區防洪治本計劃-0021)的圖片
藏品(傀儡戲偶(淨))的圖片
藏品(《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要覽》)的圖片
藏品(竹謝籃)的圖片
藏品(觀音菩薩)的圖片
藏品(咸豐元年翁炯福立合約字)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