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1919年3月4日寄送林麗明北港電報
登錄號:2004.028.5148的圖片(20040285148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8.5148的圖片(20040285148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8.5148的圖片(20040285148_P001.tif),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8.5148的圖片(20040285148_P002.tif),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8.5148的圖片(20040285148_I002.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5148

尺寸:12.9 x 18.2cm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手稿,其他
關鍵詞:林麗明、戰後、自治運動
文物描述:   此件為臺灣總督府電報,發送地點為臺北,接收地點為臺南州北港郡,收件者為小林麗明,電報日期為1919年3月4日。
  此件所提到的林麗明為日治時期的在臺南州北港郡(今雲林北港)的仕紳之一,日文姓氏為小林麗明,彰化人。早年於日治時期在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臺大醫學院)修習醫術並在北港開業,在1922年與蔣渭水、吳海水共同創立臺灣文化協會,且將蔣渭水等人組建的「臺灣民眾黨」支部設在醫院,為臺灣自治運動盡心盡力,但在遭遇日警拘留,並被日方警告之後,林麗明不得已只得轉為金錢支援運動。
  其妻子為林蔡素女,於日治時期成立「家庭副業無料講習班」免費教導地方婦女編織,並加入日本的婦女相關機構「愛國婦人會」以提供孩子進入日人就讀的小學校教育的機會。在二戰後,林蔡素女於1951年當選雲林縣議員,並致力於地方建設以及婦女問題的改善,且成立了雲林婦女福利中心,而丈夫林麗明則盡力支持林蔡素女的事業。(游鑑明、吳美慧。1994。121-174)
參考資料:游鑑明訪問,吳美慧記錄,1994。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問記錄,頁:121-17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興南新聞社編,1943。臺灣人士鑑,頁:132,臺北:興南新聞社。

臺灣文化協會,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734(瀏覽日期:2019/11/15)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斜方複葉耳蕨)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陶片)的圖片
藏品(絲齒菌屬)的圖片
藏品(蒙古包骨架已落成正在敷內外共三四層不等)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臺灣土沉香)的圖片
藏品(織紋螺)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