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牛乳玻璃瓶
登錄號:2004.028.6129的圖片(20040286129_I001.JPG),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8.6129的圖片(20040286129_I001.JPG),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04.028.6129的圖片(20040286129_I002.JPG),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04.028.6129的圖片(20040286129_I003.JPG),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04.028.6129的圖片(20040286129_I004.JPG),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04.028.6129的圖片(20040286129_I005.JPG),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04.028.6129的圖片(20040286129_I006.JPG),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04.028.6129的圖片(20040286129_I007.JPG),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04.028.6129的圖片(20040286129_I008.JPG),第8張,共8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6129

尺寸:5.1 x 5.1 x 14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營養飲品、鮮奶
文物描述:1.此件玻璃牛奶瓶由透明玻璃製成,長約5.1公分,寬約5.1公分,高約14公分。瓶口寬廣微成倒梯形,溜肩,連至瓶身後成四面柱狀至瓶底。瓶身正面印有深藍標誌與文字,標誌為五個排列的圓形,是味全公司的標誌,下有「新鮮營養」與「味全牛乳」的字樣,「味全牛乳」兩側有垂直線條裝飾;背面有「wei·chuang」與「MILK KING」的字樣。側面靠瓶底位置壓有「180cc」的字樣,另一面靠瓶底位置壓有菱形小符號,兩側各有數字字樣,但模糊難以辨識。瓶底部有白色標籤貼,上面用黑筆寫著「7/13TE之」。瓶身上半部有一圈髒污痕跡。
2.臺灣在早期民生用器具多由陶、瓷製成,直到日治時期受總督府西化、現代化的影響下,引進與開發玻璃產業,玻璃製的日常用品才漸普及於社會大眾。而牛奶玻璃瓶的出現也與當時的興盛的牛乳飲用風氣有關,十九世紀下半葉,歐美地區的牛乳飲用人口快速增加,於是有鮮乳的商業化銷售,這項風氣也隨著殖民經濟擴張至東亞與南亞地區。在日治時代,牛乳、乳酪、奶油等引入臺灣,也漸開啟了臺人飲用新鮮牛乳的習慣。
參考資料:1.童怡婷,2010。臺灣日治時期玻璃製品在漢人生活中運用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陳玉箴,2015。營養論述與殖民統治:日治時期臺灣的乳品生產與消費,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4:95-148。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我們也不滿意)的圖片
藏品(3名男子合照)的圖片
藏品(〈夜收〉)的圖片
藏品(正,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張大千傳:(二十)天下第一梁風子)的圖片
藏品(昭和二十年何赤城等二名繳納土地相續申請費用領收證明)的圖片
藏品(乾隆五十六年八月□分字契)的圖片
藏品(逸仙印象)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