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背兒帶
登錄號:20042500021的圖片(20042500021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2500021的圖片(20042500021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42500021的圖片(20042500021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42500021的圖片(20042500021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42500021的圖片(20042500021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42500021的圖片(20042500021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42500021的圖片(20042500021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42500021的圖片(20042500021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7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為苗族的單件式背兒帶,長487公分、寬83.2公分。採集自貴州台江排羊,呈T字造型,主片上方縫有寬長的素布綁帶。主片以藍紫色緞布為底,貼飾以花鳥紋繡片組合成的大型蝴蝶主紋,四周鑲滾如意紋及花鳥紋繡帶。除平繡外,於圖案邊緣釘縫綠、白色辮帶及金箔片裝飾。根據苗族古歌謠的記載,苗族將「蝴蝶媽媽」視為萬物之母,苗語稱為「妹榜妹留」,寓有繁衍多子的意象,也隱含古老的圖騰信仰。背兒帶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女性用來揹負孩童的寬帶或被子,形制、紋飾與裝飾技法依地域和族群而有所不同,除了揹負孩童的物理性功能之外,也承載多層次的文化意涵。現今博物館所收藏的背兒帶多形制不全,是因為當地人認為若是要將舊的背兒帶賣出,唯有截去背兒帶的一小部分,才象徵人與物的關係已全然切斷,小孩也才得以平安長大。雖有污損,其精美的紋飾仍展現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刺繡工藝與美感。

館藏編號:20042500021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四部要籍序跋大全(集部丁輯))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