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背兒帶
登錄號:20042500155的圖片(20042500155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1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2500155的圖片(20042500155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500155的圖片(20042500155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500155的圖片(20042500155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500155的圖片(20042500155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500155的圖片(20042500155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500155的圖片(20042500155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500155的圖片(20042500155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500155的圖片(20042500155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500155的圖片(20042500155_0009.jpg)(CC BY-NC),第9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500155的圖片(20042500155_0010.jpg)(CC BY-NC),第10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500155的圖片(20042500155_0011.jpg)(CC BY-NC),第11張,共11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長77公分、寬63公分,為苗族的單件式背兒帶,採集自貴州銅仁松桃,綁帶仍留存,縫於主片上方的米色布條兩側,兩側下端另縫有三角形的流蘇綴飾。米色布條縫於主片上方,繡有內帶花草紋的圓形與「壽字」的古寫法這兩種刺繡圖案,為少見的背兒帶裝飾紋樣。主片以藍布為底,裝飾單元可分成三部分,黑色三角形布塊上為花鳥紋和蝴蝶紋,其中央上方以「摘綾」技法製成花卉裝飾,向外的桃紅色方布,繡有紋樣對稱的團花紋,其邊緣另有階梯狀鋪排帶有回紋與團花紋的裝飾布條,而最外圍的黑色布塊上以「齊平針」技法繡有紋樣對稱的蝶鳥紋、花草紋和石榴紋,整體左右對稱、層次分明。石榴一果多籽,古人以「榴開百子」寓喻「百子同室」,成為廣泛使用、帶有豐饒多產象徵的吉祥圖樣,相較於漢人喜歡使用石榴迸裂、露出榴子的寫實造型,西南民族多採用瀟灑的寫意組合紋樣,表示貴子富如大官家;蝴蝶生殖力強盛,用在背兒帶上,寓意「連生貴子」、「繁衍不息」。背兒帶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女性用來揹負孩童的寬帶或被子,形制、紋飾與裝飾技法依地域和族群而有所不同,除了揹負孩童的物理性功能之外,也承載多層次的文化意涵。

館藏編號:2004250015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台灣銀行海報宣傳單)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雜)的圖片
藏品(光復前;/ 光復後(草稿))的圖片
藏品(張秀亞女兒于德蘭夫婦與家人合照1)的圖片
藏品(石鎚)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兩端尖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