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背兒帶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3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3張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13張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13張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13張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13張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13張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13張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13張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09.jpg)(CC BY-NC),第9張,共13張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10.jpg)(CC BY-NC),第10張,共13張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11.jpg)(CC BY-NC),第11張,共13張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12.jpg)(CC BY-NC),第12張,共13張
登錄號:20042500159的圖片(20042500159_0013.jpg)(CC BY-NC),第13張,共13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長85公分、寬56.5公分,為苗族的雙件式背兒帶,採集自貴州黎平水口,屬於史前館背兒帶圖錄中,雙件式背兒帶的類型2,蓋帕上端左右各縫一條紅白短綁帶,兩組素面黑布底長條綁帶各縫於主片上下兩端。主片用紅、橘、綠、白四色絲線織有不規則幾何紋,兩種顏色搭配交互出現、上下堆疊,蓋帕正面中央為帶缺角的六角形圖案,左右上各縫有兩各個帶有幾何蝴蝶紋的十字繡片,外邊加上藍色和紅色的長布條、幾何小花卉紋十字繡片,作為外框鑲邊,而背面的左右上角也縫有八角花紋十字繡片,從正面的白色縫線判斷,應該相較正面的方形小繡片先完成縫製。幾何紋是原始的裝飾紋樣,背後隱含古老的圖騰信仰,也反映先民對生活環境的描繪。背兒帶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女性用來揹負孩童的寬帶或被子,形制、紋飾與裝飾技法依地域和族群而有所不同,除了揹負孩童的物理性功能之外,也承載多層次的文化意涵。

館藏編號:20042500159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をだまき52卷46-6号)的圖片
藏品(楠木梅花紋花几)的圖片
藏品(石片器)的圖片
藏品(Aa棟給水系統昇位圖)的圖片
藏品(陶片)的圖片
藏品(「藝霞歌舞劇團」演出全票(大甲富都戲院,71.2.8,編號no141091))的圖片
藏品(連杯)的圖片
藏品(斧鋤形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