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背兒帶
登錄號:20042500172的圖片(20042500172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0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2500172的圖片(20042500172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2500172的圖片(20042500172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2500172的圖片(20042500172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2500172的圖片(20042500172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2500172的圖片(20042500172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2500172的圖片(20042500172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2500172的圖片(20042500172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2500172的圖片(20042500172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2500172的圖片(20042500172_0009.jpg)(CC BY-NC),第9張,共10張
登錄號:20042500172的圖片(20042500172_0010.jpg)(CC BY-NC),第10張,共10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長73.3公分、寬34.5公分,為苗族的雙件式背兒帶,來自貴州黎平六合地區,屬於史前館背兒帶圖錄中,雙件式背兒帶的類型2。蓋帕左上端縫有八角圖案繡紋短綁帶,右上端的已被截去,長綁帶則分別縫在主片的四角。主片繡線以桃紅、綠、藍三色為主,繡有菱形紋和蝴蝶紋,呈現中間菱形紋、四方各有一朝向中央蝴蝶紋的布局,而上緣中央另縫有菱形繡片。蓋帕上則有五個菱形紋,呈“X”字排列,其內外側以回紋、卍字紋和花紋等紋樣裝飾點綴。蝴蝶除了有著「繁衍多子」的寓意,經常用於西南少數民族的背兒帶中,更是苗族廣泛運用的重要主題,苗族遠古傳說中將「蝴蝶媽媽」妹榜妹留視為人、神、獸的共同遠祖,而其「真身」蝴蝶被認為是靈魂的化身,用在裝飾圖樣中表現其圖騰崇拜。幾何紋飾是原始的裝飾紋樣,隱含古老的圖騰信仰,也反映先民對生活環境的描繪。背兒帶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女性用來揹負孩童的寬帶或被子,形制、紋飾與裝飾技法依地域和族群而有所不同,除了揹負孩童的物理性功能之外,也承載多層次的文化意涵。本件部分綁帶已被截去,可能是因為當地人認為若是要將舊的背兒帶賣出,唯有截去背兒帶的一小部分,才象徵人與物的關係已全然切斷,小孩也才得以平安長大。雖有破損,其精美的紋飾仍展現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刺繡工藝與美感。

館藏編號:20042500172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陶槌)的圖片
藏品(擬芨瓦葦)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銀耳屬)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給排水配管圖及電梯間A.B廁詳圖)的圖片
藏品(趙咏馨)的圖片
藏品(蘆花淚(清唱詩劇)(影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