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被面
登錄號:20042600053的圖片(20042600053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4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2600053的圖片(20042600053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2600053的圖片(20042600053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2600053的圖片(20042600053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2600053的圖片(20042600053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4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長139公分、寬88公分,為苗族的長方形被面,以兩塊布縫合而成,以「蠟染」技法製成紋樣。在構圖上,以兩隻抽象化的蝴蝶為主題,其雙翼與身軀用線條和渦漩紋表現,並以婉轉流暢的線條將蝴蝶與周圍的花朵、枝葉連結成一幅豐富飽滿的圖像。在背面四周邊框,除了花草、動物紋之外,還可看到卍字紋和「壽」的古字寫法。居住貴州都勻、丹寨以及三都地區的苗族俗稱「白領苗」,以蠟染工藝聞名遐邇,而其蠟染被面因不同的紋樣分成兩種用途,日常家用的大都以花鳥為主,用於喪葬儀式的則以銅鼓、渦漩等幾何紋居多,本件功用屬於前者。此地區擅長以自然界的花、草、蟲、鳥為素材,但畫出的紋樣非完全寫實,而是發揮了豐富想像力所變化而成的創意造型。以本件為例,蝴蝶紋四周有似魚似鳥的動物紋,是該地區最引人注意的異體組構造型與雙關語意造型。根據學者研究,如此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應與苗族的「萬物有靈」、「祖先崇拜」及「萬物相互轉化」的信仰息息相關。

館藏編號:2004260005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道光二十年大甲西頂店社打媽轄立贌耕契字)的圖片
藏品(昭和八年林普海土地所有權賣買豫約証書)的圖片
藏品(琦君夫婦與詹悟合照)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鮭魚)的圖片
藏品(素馬)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539))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裂葉蘚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