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長139公分、寬81公分,為苗族的長方形被面,以兩塊布縫合而成,以「蠟染」技法製成紋樣。在構圖上,以白領苗最善於表現的鳥、牡丹花、石榴果為主題,利用靈動的線條將各式紋樣串聯在一起,展現出生命力旺盛的畫面,其中石榴果為單顆的形式,象徵多子多孫的意涵,不似漢人喜以果實迸裂的方式呈現。居住貴州都勻、丹寨以及三都地區的苗族俗稱「白領苗」,以蠟染工藝聞名遐邇,而其蠟染被面因不同的紋樣分成兩種用途,日常家用的大都以花鳥為主,用於喪葬儀式的則以銅鼓、渦漩等幾何紋居多,本件功用應屬於前者。雖然不像館藏中,其他該地區的被面一樣,有許多異體組構的紋樣,卻也展現出此地區較為清新且活潑生動的紋樣形式。
館藏編號:2004260005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