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繡片
登錄號:20042600345的圖片(20042600345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2600345的圖片(20042600345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42600345的圖片(20042600345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42600345的圖片(20042600345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42600345的圖片(20042600345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42600345的圖片(20042600345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42600345的圖片(20042600345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6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寬18公分,繡片呈長方形,以上下兩組底布及縫於其上之緞布的組合為底,兩者交接處以平行的兩道白底黑斜十字紋織錦布條做綴飾。上部為米色胚布搭配黑色緞布,緞布上以平繡技法做出帶雲勾狀枝蔓的花草紋,圖案布局左右對稱;下部則是水手藍色斜紋棉布搭配猩紅色緞布,除宗廟紋的雲勾狀屋脊及波紋使用拉鎖繡、人兩旁的直線以黑線對粉色布條進行鎖邊製成,其餘刺繡圖案皆由平繡做成,中間為一宗廟紋,下面有一四瓣團花花草紋,兩旁為一組朝向中間、左右對稱的「雙龍戲珠」紋,蠶首龍的口前有一空心圓珠,頭頂向後延伸出帶雲勾的鋸齒狀冠、下巴有四根鬍鬚,身體內有連綿弧線狀的粗雲勾,足部為三爪,其背部上方帶有花草紋,尾部及身體後端亦有雲勾。平繡是苗族服飾中最普遍運用的技法,刺繡時搭配各式針法,繡出寫實且細膩的圖案,黔東南的台江施洞地區與雷山西江地區皆經常用於製作各類動物圖案,但台江施洞地區用色較為單一,且以紅色、暗藍紫色為主,本件色彩明亮、配色多樣,並且點綴有鎖邊繡;雷山台江地區的苗族喜愛龍、鳳、鳥蝶、牡丹、石榴等動植物花紋,拉鎖繡最常使用,但亦常見平繡技法,以不同色的繡線交雜使用、營造繽紛的視覺效果,做出輕巧纖細的對稱圖案,施於服飾袖部、前襟、肩部等部位。苗族認為龍是賜福與人的神物、幸福美好的象徵,與人相處共融而不發號施令、使人懼怕,因此龍紋造型不像漢族的龍,有著象徵權威力量的獸首及鷹爪、代表帝王尊貴的金色外衣,其形態自由多變,可隨意加上牛頭、蛇身、蟲足、魚尾、鳥頭,在苗族婦女的手中,龍變成可以任意擺布的動物形象,充滿單純質樸的美感與稚氣親密感。

館藏編號:2004260034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擬仿物-偽.木箱)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四殿伍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曆——三重塔)的圖片
藏品(國家戲劇院)的圖片
藏品(桃花鄉酒家火柴盒)的圖片
藏品(東門町游泳池略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