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所屬族群:魯凱族
標本說明:此件皮衣為無前襟設計之形制,除下襬外,僅在上緣處挖有一洞,穿著時從頭部處套下,為一貫頭衣之形制。可能是為了方便懸掛,因此上方有一條已打繩結之獸皮綁帶。番社采風圖(1745)「種芋」一圖,即畫出了當時高雄地區的山地原住民著鹿皮衣;而「織布」一圖也顯示平埔族較少著衣服,服飾除了草裙、樹皮布以外也穿著鹿皮衣,代表了臺灣原住民族諸多族群都有利用獸皮製作之服飾,其材質來源有可能是熊、豹、鹿、山羊、山羌、山豬等獸皮。獸皮衣應是臺灣原住民族最早的服飾,甚至早於苧麻製衣。苧麻須從種植、採收再進行剝麻、洗麻等,獸皮衣製作也是得從分離獵物的皮肉開始,經過一連串鞣皮技術從而製成衣服、頭飾甚至於後敞褲等,而獸骨會製成飾品,獸牙則常作為頭部之裝飾。魯凱族的獸皮衣通常會留有原始獵物之毛皮,但此件皮衣已將獸毛剃除為革。
館藏編號:20043000057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