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貝片頭飾
登錄號:20043000114的圖片(20043000114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8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3000114的圖片(20043000114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043000114的圖片(20043000114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043000114的圖片(20043000114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043000114的圖片(20043000114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043000114的圖片(20043000114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043000114的圖片(20043000114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043000114的圖片(20043000114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043000114的圖片(20043000114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8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此一頭飾以十四塊長條貝片以麻線繫綁於一條紅色毛線而成,以單數貝片於背面,雙數貝片於正面方式繫綁。審視此十二塊貝板即會發現長度及寬度幾乎完全相同,邊緣也同樣光滑,足見切割技巧高超。穿戴方式係將頭飾中央置於額前,並將綁帶繫於腦後方。本件收自臺東縣長濱鄉,此種頭帶形的頭飾,確實為阿美族常見頭飾,花蓮及臺東阿美族人直至現在都會在豐年祭活動中穿戴,通常以族中年輕女子為多,男子也會佩戴,但是比較少。不過現代製作的形制面積比較大,雖然同樣以紅色毛線為主,但已經以白色塑膠等其他材料代替貝片,甚至還有以紅色和白色粗毛線編成辮子形制的頭巾,至於後面的毛線綁帶也製作成長流蘇,舞動時,流蘇即隨佩戴者擺動。貝類的飾品其特色為潔白,就如金屬飾品因閃亮且聲音清脆悅耳,因此不只阿美族,其他族群也非常喜歡使用。

館藏編號:20043000114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海客著《山城艷姬》全集)的圖片
藏品(黃金珠)的圖片
藏品( 社盡絕賣契字)的圖片
藏品(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的圖片
藏品(ASIA MAJOR:A BRITISH JOURNAL OF FAR EASTERN STUDIES 13期(抽印本))的圖片
藏品(密編米籮)的圖片
藏品(斧鋤形器)的圖片
藏品(「飛帆為廷男子漢」太陽花造型立牌)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