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5.001.0028
尺寸:18.1 x 25.9 x 0.2cm
外文名稱:臺南州教育課核發影片「火と熱」准演執照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準確日期:1939/11/28~1942/11/27
年代描述:昭和14年11月28日至昭和17年11月27日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政府文書
類別二:器物類,政治社教,證明證件
創作者/製造者:臺南州教育課
製造地:臺南州
關鍵詞:許可證
文物描述:1.日治時期電影的「准演執照」主要是作為影片送審通過後備查之用,上面記載影片的攝製單位、演職員表、故事大綱、全數字幕腳本等。本件為臺南州教育課核發影片「火與熱」准演執照,全一卷,內容是從人類如何開始用火說起,也說明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及滅火的方法等。
2.舊系統詮釋資料如下:
【電影作品\主題與關鍵詞\內容主題】
介紹火及各種功用
【電影作品\主題與關鍵詞\關鍵詞】
火 熱輻射 熱傳導 山林火災 鼓風器
【電影作品\主題與關鍵詞\技術/技法\拍攝方式】
16釐米
【電影作品\描述\摘要】
人類最初造火時開始說起,山林火災的慘況及其原因,滅火方法,關於熱的輻射傳導實驗。
【電影作品\日期時間\日期類型】
有效日期
【電影作品\日期時間\日期】
自昭和14(1939)年11月28日,至昭和17(1943)年11月27日
【電影作品\來源】
台南州教育課
【電影作品\作品語文】
日文
【電影作品\時空涵蓋範圍\時間類別】
日本時期-昭和:
【電影作品\描述\分幕大綱\大綱或摘要】
1.全長56米。臺灣總督府M第2994號檢閱完畢 2.造火及功用:人類最大發現是造火,先祖鑽木取火,此時的料理方式。 3.恐怖的山林火災發生原因:使一木片發熱的蒸汽出來,加熱後,就產生火了,山的樹木摩擦生熱,加上空氣的運作就產生山林火災,滅火則用土或加水。 4.熱:為了加熱,以鼓風器送空氣。 5.輻射:電燈的熱是由輻射往紙,紙的熱透過傳導傳到水,因此紙不會燃燒,不良導體在防熱是很重要的,在冷的地方也能保熱。
參考資料: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http://the.nmth.gov.tw/nmth(瀏覽日期:2018/05/16)。
編目者:委託編目-臺灣古文書學會
編目日期: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