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過平交道健康教育立體教科圖
登錄號:2005.002.0053的圖片(20050020053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5.002.0053的圖片(20050020053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5.002.0053的圖片(20050020053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5.002.0053

尺寸:53 x 40.2 x 1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70~1970
類別一:器物類,政治社教,教育用品
關鍵詞:教學、品德、教具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過平交道健康教育立體教科圖,正面底色為白色,同時有深淺綠色相間之外框,圖框內部由上而下寫有「健康教育立體活動教具圖冊」、「過平交道」,此教科圖應為生活與倫理課程中國小二年級之教材,此教科圖內容為教導學生過平交道時該注意的事情,例如需要停步觀看左右是否有火車、聽從指揮人員的指揮等,遵守交通規則才可以平安回家。背面為出版資訊,同時寫有「民族至上」、「國家至上」之字樣。
2. 1968年蔣介石總統推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併頒行《國民小學暫定課程標準》,裡面科目包含生活與倫理、國語、數學、社會、自然、體育、音樂、美術、寮作、團體活動、健康教育。其中,健康教育加入培育國民良好禮儀的課程內容,本文物所強調的安全與急救便是一環。此外,當時國民小學的課程也要求學生成為一個「愛國家、愛同胞、合群服務、負責紀律,且足以表現中華民族道德文化,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顯示生活與倫理以及公民與道德課程配合臺灣1949年至1987年戒嚴之意識形態教育以及威權色彩。
參考資料:1.李㛄靜,戰後臺灣道德教育的發展(1945-1991)──以德目的選擇與詮釋中心。200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劉潔心主編,投資健康 價值永續:中小學健康教育課程發展史,國家教育研究院,2008,60-73。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9
編目日期:2020/11/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火警廣播系統地下二層平面配置圖)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七海蛟龍)的圖片
藏品(廟宇木構件)的圖片
藏品(道光十六年林蜂等仝立典契字)的圖片
藏品(高雄第一信用合作社社員子女獎學金申請書)的圖片
藏品(版画底稿  〈17〉)的圖片
藏品(人事:會計員張濟安辭職案)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