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瑁瑁‧瑪邵《山豬向鹿王哭訴》
登錄號:2005.005.0082的圖片(20050050082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5.005.0082

尺寸:26.2 x 38.7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2001~2001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自然科學
創作者/製造者:瑁瑁‧瑪邵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臺灣原住民、泰雅族、Atayal、珍惜自然資源
文物描述:1. 本圖為孫大川總策劃,里慕伊‧阿紀故事,瑁瑁‧瑪邵繪圖,文魯彬英譯,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出版之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系列叢書第7冊《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書中第2則採集之原住民故事〈神奇的呼喚術 〉內頁插圖原始繪圖稿。
2. 依據本館購買資料之記錄,圖繪名稱為《山豬向鹿王哭訴》,以鉛筆打稿,黑色水性簽字筆、色鉛筆、水彩、粉蠟筆等彩繪於長方形畫紙上。圖繪故事取材自泰雅族的傳說故事,本圖主要描繪泰雅族的祖先生活輕鬆優渥,一切生活所需只須靠呼喚術,便可輕易獲得。但生活久了族人漸漸不知惜福,開始貪心浪費。一婦人想吃山豬肉,將山豬呼喚來,為了想多吃點肉,就把豬耳朵直接切下,看能不能變出更多的肉。被切耳的山豬疼痛不堪,跑去向老鹿王哭訴,動物們聽了氣憤難耐,不願再繼續幫助人類。此後動物不再回應人類的呼喚,人類必須靠一己之力上山打獵,與動物博鬥成功後才能獲得佳餚。
參考資料:里慕伊‧阿紀故事、瑁瑁‧瑪邵繪圖、文魯彬英譯,2002。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編目者:葉前錦
編目日期:2014/03/04
已瀏覽清單
藏品(郵票)的圖片
藏品(韓湘子)的圖片
藏品(橫貫攬勝)的圖片
藏品(腰帶)的圖片
藏品(黃則修攝野柳地景)的圖片
藏品(玉鐲)的圖片
藏品(金淼寫真舘玻璃版底片392)的圖片
藏品(鄭靜夫詩集)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