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瑁瑁‧瑪邵《老人彩虹橋》
登錄號:2005.005.0086的圖片(20050050086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登錄號:2005.005.0086的圖片(20050050086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5.005.0086

尺寸:26.4 x 38.8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2001~2001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自然科學
創作者/製造者:瑁瑁‧瑪邵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臺灣原住民、泰雅族、Atayal、彩虹橋、神靈之橋、禁忌、gaga、gaya、耿卜大
文物描述:1. 本圖為孫大川總策劃,里慕伊‧阿紀故事,瑁瑁‧瑪邵繪圖,文魯彬英譯,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出版之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系列叢書第7冊《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書中第3則採集之原住民故事〈彩虹橋的審判 〉內頁插圖原始繪圖稿。
2. 依據本館購買資料之記錄,圖繪名稱為《老人彩虹橋》,以鉛筆打稿,黑色水性簽字筆、色鉛筆、水彩、粉蠟筆等彩繪於長方形畫紙上。圖繪故事取材自泰雅族的傳說故事,本圖主要描繪泰雅族偉人耿卜大(gun buta)死後化為彩虹,成為通往靈界的橋樑,他以泰雅古訓,即嘎嘎(gaga),審視、判斷所有的死者。男子必須要會狩獵、出草,努力讓自己成為一位勇敢擅獵、正直的勇士。若生前如遵守嘎嘎,他死後就會被他所獵殺的動物與敵人的亡魂簇擁,浩浩蕩蕩前往靈界,去世的祖靈也會在靈界入口列隊相迎;反之若為膽小笨拙、輕浮懶惰之人,死後只能孤寂的走上通往靈界的道路,祖靈也不會到出來迎接,靈魂會無法通過彩虹橋下萬丈深淵及無數飢餓的毒蛇、鱷魚之威嚇與考驗,永遠無法到達靈界,只能在荒野遊蕩。
參考資料:里慕伊‧阿紀故事、瑁瑁‧瑪邵繪圖、文魯彬英譯,2002。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編目者:葉前錦
編目日期:2014/03/04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泰雅族田埔社家屋)的圖片
藏品(卡奧灣泰雅族家族)的圖片
藏品(南投立鷹山的賽德克族人)的圖片
藏品(瑁瑁‧瑪邵《眾人走向彩虹橋》)的圖片
藏品(泰雅族卡奧灣群婦女)的圖片
藏品(賽德克族土魯閣社男女)的圖片
藏品(宜蘭南澳的泰雅族人)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