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道士袍
登錄號:2005.006.0467的圖片(20050060467_P001.tif),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5.006.0467的圖片(20050060467_P001.tif),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05.006.0467的圖片(20050060467_P002.tif),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05.006.0467的圖片(20050060467_A001.jpg),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05.006.0467的圖片(20050060467_A002.jpg),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05.006.0467的圖片(20050060467_A003.jpg),第5張,共5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5.006.0467

尺寸:197.8 x 138 x 3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儀服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道服、法服
文物描述:本件道士袍為有袖、開襟的形式,為目前臺灣道壇尚在使用的式樣,多見於嘉義以南至屏東、澎湖等地區之道士。道士袍作有袖法服,正面對襟,正面胸前及後背各有一正方形補子,類似清代之前的補服。道士袍以大紅色為底,衣面上以刺繡手法裝飾,正面胸前繡有八卦與龍龜,領子及腰帶各繡有一對獅子,腰前一對飄帶繡有八卦卦象,下襬為牡丹紋。背後正中繡有八卦與麒麟,兩肩部位繡有圓形的團鶴,兩袖袖口各繡一隻鳳凰(朱雀)。腰帶繡雙龍搶珠,下方為兩方團鶴,衣襬下端為海浪山嶽紋,其上方有七條鯉魚、兩條龍及一座門,象徵鯉魚躍龍門,道士袍內裡襯佛青色棉布。
道士袍又稱道服,為道士團進行科儀時兩班道士所穿之法服,多作有袖正面開襟形式,由於傳統道士袍繡有團鶴紋,也別稱「鶴絳」。
參考資料:謝宗榮,2003。臺灣傳統宗教藝術。臺中:晨星出版公司。
編目者:委託編目謝宗榮
編目日期:2015/12/16
已瀏覽清單
藏品(嫵琉灰蝶)的圖片
藏品(磨製石斧)的圖片
藏品(臺北第一發電所堰堤工程施工中景象)的圖片
藏品(叩頭蟲(2))的圖片
藏品(浮雕人面百步蛇木椅)的圖片
藏品(三,屋頂  排水     衛生工程)的圖片
藏品(白雲母)的圖片
藏品(水電圖(女宿舍))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