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5.008.1756
尺寸:53.9 x 39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推測年份(西元):1965~1965
年代描述:民國54年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
創作者/製造者:興南印書局承印
製造地:彰化
關鍵詞:農民曆、擇日、簡易通書
文物描述:1.本件為「中華民國五十四年歲次乙巳春牛圖」,保存狀況不良,紙張四邊殘破不堪,紙面有嚴重摺痕,但不影響判讀。此圖樣式以紅紙黑字印刷為主,雖然主題名為「春牛圖」,但實際是簡易通書,上載全年宜忌。
2.可略分為九大主題:
(1)主題一「每日宜忌」,位於左右兩側,以陰曆記日為主,以陽曆記日為輔,從陰曆正月初一排至十二月廿九所占篇幅最廣,並與右側的特殊擇日術語參看,例如「土王用事」、「探病凶日」、「祭墓掃坆吉日」……「刀砧日」、「驚走日」等,與右上角的「幾龍治水」參看,以及左上角的「天赦吉日」等訊息。
(2)主題二「生肖所屬歲次與歲數」位於主題一下方,透過干支六十甲子對應出該年生肖所屬。
(3)主題三「流年方位之宜忌圖」,位於中間上方處,此圖標明該年大利及不利之方為,並分別於四維之處標記博士、蠶室、奏書、力士等四神位。
(4)此圖左右兩側即主題四「開市開工吉日」、「元旦焚香開門吉時便覽」,前者使用時機通常在正月初五隔開後,以祈求今年大發利市、六畜興旺,故會挑選良辰吉時開門、開工。此表下方有廣告欄,欄內有七種藥品,是臺灣正長生製藥廠的產品,圖中主打飛彈牌藥物。
(5)最下方由左至右有三個主題,即主題五「黃帝地母經」,此經也稱作「地母經」,地母者,地神也,即地媼,也稱「后土夫人」,此經根據每年干支,並按六十甲子順序,分別寫成詩詞,預測當年天道、人事的損益。
(6)主題六「流郎歌」類似流年歌的功能,主要用來推定該年收成結果。
(7)以及主題七「春牛芒神服色」是由迎春活動演變而來,清代用冬至以後的辰日,以桑柘木為胎骨,取當年歲德方的水和土混合來泥塑成春牛和芒神,根據年干支與納音、立春干支與納音的不同,對應春牛與芒神的各部位,泥塑成不同顏色搭配的組合,此主題同時參看旁邊的芒神牽牛圖。
(8)最左側為主題八「六甲胎神日占方位定局」胎神是主宰保護胎兒元神的神明,胎神宜靜養故其所居之位宜保持平靜,故胎神所在方位不宜喧擾。
(9)主題九為「二社三伏日」。
3.最右側有精神標語「國家至上 民族至上」,最下側為出版資訊「彰化市博愛里小西巷六八號 興南印書局承印 電話六六七號轉」。
參考資料:1.允祿等,1985(術數藏珍)。欽定協紀辨方書,第10冊。臺北:宋林。
2.林育名,2017。歲時祭禮與擇日:以臺北五大家族為例(陳悅記、許標重、仙景李氏、劉和林、林成祖),頁174-178。新北:林育名。
3.周鎮亞,2001。教你看懂農民曆的第一本書,頁29-219。臺北:宇河文化。
編目者:委託編目-臺灣古文書學會02
編目日期: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