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5.008.1708
尺寸:74.2 x 73.6 x 7.4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調理烹飪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穀篩、栗篩、八卦米篩
文物描述:1.整體以竹篾與厚竹片編製而成,圓盤狀,面大而淺。主體以壓一挑一四角孔編而成,口緣處以粗竹條夾住內外兩側,尾端以籐皮返折纏繞固定收邊。因年代久遠與頻繁使用,竹篾表面光澤多已脫落且邊緣處的竹篾出現斷裂狀況。
2.此類竹篩主要為篩選米穀、豆類等雜糧,尤其多用於稻穀的部分,故常被稱為米篩。早年臺灣農業社會時期,農家在種稻前的育秧階段,藉著竹篩每根竹篾之間的孔隙或小方洞,將不實、較小較輕的稻種或者雜草的種子剔除,以留下飽滿優良的稻種;而在稻穀收成後,也會利用竹篩將混雜稻穗的稻穀篩出。除了主要用來篩選穀物外,另有一種米篩應用在民間婚俗上,當迎娶時,一旦新娘在室外就需要以米篩遮蔽頭頂以避邪,此類婚俗用的米篩孔目較細,且底部會漆上紅色的八卦圖案,因此又稱為「八卦米篩」。
參考資料:1.典藏臺灣,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6/7b/97.html(瀏覽日期:2019/05/25)
2.臺灣民俗文物辭典,
http://dict.th.gov.tw/term/view/163?search=%E7%AF%A9(瀏覽日期:2019/05/25)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