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女子長裙
登錄號:20051600047的圖片(20051600047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51600047的圖片(20051600047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600047的圖片(20051600047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600047的圖片(20051600047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600047的圖片(20051600047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600047的圖片(20051600047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600047的圖片(20051600047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6張
作者:阿亞阿戛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年代:1960年
標本說明:本件長裙顏色以棕色系為主,長88公分、寬78公分,由上半部帶條狀織紋的針織布與下半部羊毛呢布組合而成,略呈上窄下略寬的鐘狀形構,針織與羊毛交接處、羊毛兩部分接壤處皆略有抽皺,使得羊毛呢布上緣帶有數道褶線,但並未形成百褶裙的形制。上半部針織布較為彈性貼身,以各種顏色的橫條色塊組成,米、黃、酒紅、黑等各色錯落有致,最下方與羊毛呢布交接處可見黑色短垂直線條從黑橫線延伸進紅橫線之中,表現規律秩序中的突破,雖然色彩較暗,但依然表現出鮮明富變化的織紋圖像。下半部羊毛呢布可分成上下兩部分,上方的邊緣稍微延續針織布的橫條紋織紋堆積,但逐漸轉變為以白色橫線區隔的數個棕黑色十字紋矩形方塊單元,下方則大體為棗紅色素面布底,中央加上兩條平行的黑白交織橫線,下方又以一條黑白交織直線交接黑色區塊,最終下擺回到棗紅色作收邊,雖較上方針織部分,無太多紋路上的變化,但仍可見到色彩間的變動交疊。小涼山地區17歲女性的成人禮當中,村中年長、多子女的婦女,會用一種紅黑色羊毛織成、上織七道線的裙子繞姑娘頭部或下身大腿三圈,表示祝福,姑娘由此脫下短裙、穿上傳統的長百褶裙,在羊糞肥地旁進行儀式,象徵姑娘換穿大裙後能夠多生育子女,儀式後便能與男性展開生兒育女的新人生階段,本件長裙可能就是本儀式當中所使用。

館藏編號:20051600047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散血丹)的圖片
藏品(中央日報社出版中央日報漫畫半週刊第7版第28號)的圖片
藏品(民國74年臺南縣藝文活動第三屆古農村民俗展海報)的圖片
藏品(《高雄市陶瓷工職業工會會訊》第001號)的圖片
藏品(昭和14年12月20日新竹州知事一番ヶ瀨佳雄致劉仁贊官租地等級租率變更命令書)的圖片
藏品(短角硬甲蟬蝦)的圖片
藏品(砥石)的圖片
藏品(彩虹厝)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