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砥石
登錄號:20051100161的圖片(20051100161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51100161的圖片(20051100161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100161的圖片(20051100161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100161的圖片(20051100161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100161的圖片(20051100161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100161的圖片(20051100161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100161的圖片(20051100161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6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考古類
蒐藏品類別:考古標本
年代:3500-2300B.P.
尺寸描述:長度:71.8 mm│寬度:50.8 mm│厚度:41.8 mm│重量:178.4公克(g)
標本說明:本件砥石,為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宋文薰、連照美教授在卑南遺址第1-8次搶救發掘探坑發掘於台東縣台東市南王里卑南遺址。砥石是用於將器物磨利或磨去多餘部分、進行細部加工的石器。在新石器時代,器物經打製成形後,利用砥石或礪石加以研磨修整,或是將變鈍的器物重新磨利,使其有平整的刃部與光滑的表面。砥石常見的材質為砂岩,可分為固定式和手持式等類型,其形狀、大小與磨損形式會根據其研磨的器物、使用方式及使用時間而變化,並無一定外形。
本件為手持式砥石,整體呈不規則形。呈環狀磨耗,一端因磨耗較多,呈現明顯厚度差。整體保存半完整。年代推斷為3500-2300B.P.。參考資料:《卑南考古發掘1980~1982》、臺灣史前文化雲

館藏編號:20051100161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紅胸長扁鐵甲蟲)的圖片
藏品(重修追來廟碑記拓本)的圖片
藏品(陶片)的圖片
藏品(鈍齒鼠李)的圖片
藏品(傀儡面具)的圖片
藏品(小型巫術袋)的圖片
藏品(布袋戲偶(淨))的圖片
藏品(香港蟬聯「胡好盃」三比一擊敗星洲隊,今日續與華巫聯隊作表演賽)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