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申報館出版《申報》1895年10月5日第8068號
登錄號:2006.002.1566的圖片(20060021566_P001.tif),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6.002.1566的圖片(20060021566_P001.tif),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6.002.1566的圖片(20060021566_I001.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6.002.1566

尺寸:112.3 x 60.7cm
歷史分期: 1875-1895(清代-光緒)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報紙,其他類
創作者/製造者:申報館
關鍵詞:申報、史量才、上海
文物描述:  此為一張紙質報紙,為1895年10月5日(清光緒21年8月17日)發行之《申報》第8068號。封面內容計有〈珍物待購〉、〈乙未夏季,諭旨告成〉、〈論幼童宜略知輿地之學〉、〈本館接奉電音〉、〈京華瑣紀〉、〈譯東報載高麗事〉、〈風信遙傳〉、〈散勇回里〉、〈廈門小火〉、〈江撫接篆〉、〈原璧歸趙〉、〈茅龍更衣〉、〈潤州雁字〉、〈榕城豔影〉、〈白下官場紀事〉、〈司示照錄〉、〈嚴防所犯〉、〈縣示照登〉、〈循例祭神〉、〈研訊包探被毆案〉、〈法界捕房二則〉,並刊載大量廣告。
  此件《申報》於1895年(清光緒21年)出版。時值甲午戰爭後期,《申報》一反戰爭初期的樂觀態度,對清政府的腐敗風氣轉趨悲觀,對戰時情勢並不看好。
  上海在1843年開港通商後,隨著工商業發展蓬勃,對於報紙的需求日益提高,來自英國的美查兄弟(Ernest Major以及Fredredruck Major)在此趨勢下,於1872年4月23日在上海創辦商業報《申報》,之後在1912年史量才接手《申報》,以企業化的經營手法壯大規模,使申報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報紙之一,《申報》的社論內容自1930年代起漸趨激進,屢屢與中國國民黨針鋒相對。之後史量才於1932年遭刺殺,《申報》由其子史泳賡接手後,言論路線漸趨保守,並先後受到日本軍方以及國民黨控制言論,終於在1949年中國共產黨接管上海後遭到解散。作為中國近代最重要的中文雜誌之一,申報以其對於清末民初社會變化之紀錄,以及刊登譯介中外輿論思潮的工作成果而具獨特性。
參考資料:上海圖書館編輯,《近代中文第一報《申報》》,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3。

盧嵐蘭,1994。近代中國社會變遷中報紙的整合功能之研究(1912-1921)。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朱瑞月,1990。申報反映下的上海社會變遷(1895-192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同唱一首歌)的圖片
藏品(《經緯》第一期)的圖片
藏品(女孩子在沙灘上玩沙)的圖片
藏品(藏品資料未公開)的圖片
藏品(單線圖(二))的圖片
藏品(白臼)的圖片
藏品(Les Film Complet 676)的圖片
藏品(泥炭苔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