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女子頭飾
登錄號:20060300007的圖片(20060300007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60300007的圖片(20060300007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60300007的圖片(20060300007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60300007的圖片(20060300007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60300007的圖片(20060300007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60300007的圖片(20060300007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60300007的圖片(20060300007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60300007的圖片(20060300007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7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為賽德克的女子頭飾呈帶狀造型,係以天然貝殼製作成貝片,外形呈細長的長方形。頸飾以九片貝片為主體,使用兩道麻線串起,貝片與貝片之間以細小的白色圓柱珠串結三顆等距裝飾,最後於兩端併合成單股繫繩。
本件藏品為女子穿戴於頭部之裝飾品,同時具有固定頭髮的實用功能。傳統泰雅族男女皆留有長髮,頭飾主要是為了防止頭髮散亂蓋住眼睛,因此男女皆有使用頭飾的習慣。女性的所使用的壓髮帶形制大致可分為編織織帶,將其兩端綁結於後腦處,或是使用獸類尾巴,以及由貝片與細小圓珠串結成帶狀使用。
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中,由於貝殼的潔白、稀有,以貝珠、貝片裝綴的衣飾通常是身分地位的象徵,而各族中又以泛泰雅族系的衣飾最頻繁使用貝殼製品。

館藏編號:20060300007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石矛)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