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刀飾帶
登錄號:20060300025的圖片(20060300025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8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60300025的圖片(20060300025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060300025的圖片(20060300025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060300025的圖片(20060300025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060300025的圖片(20060300025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060300025的圖片(20060300025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060300025的圖片(20060300025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060300025的圖片(20060300025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060300025的圖片(20060300025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8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為泰雅族的佩刀飾帶,外形呈長條形帶狀,以麻線編織完成。佩刀飾帶兩端成環形繫耳,帶身為寬帶狀。繫耳兩端另外綁結有以相同麻線編織成雙股細繩,於刀鞘繫繩孔相連。
本件佩刀飾帶為泰雅族男子使用,主要將佩刀透過飾帶綁結固定於腰間。一般日常使用的佩刀飾帶多為麻線編織成相同造型,表面帶有織紋的佩刀飾帶主要於慶典祭儀時穿著盛裝搭配使用。佩刀飾帶另外一種樣式與形似腰帶,表面以夾織挑花形成花紋,多佩戴於需要盛裝的場合,可將佩刀綁結於腰間或是由肩膀繞於腋下斜背肩帶樣式。
賽德克族男子使用的佩刀,於日常生活、工作打獵中隨時攜帶,在慶典祭儀中也是重要的佩戴物。男子於青年時期十二、三歲左右即開始佩刀,搭配刀鞘繫於腰間隨身攜帶,傳統具有馘首戰功的男子,會將馘首的頭髮裝飾於刀鞘尾部。

館藏編號:2006030002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似球圓蛛蟹)的圖片
藏品(砂苔屬)的圖片
藏品(栓菌屬)的圖片
藏品(個人照)的圖片
藏品(尺蛾214)的圖片
藏品(無題名:一般而言,人們總將暴力現象…)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道具-長槍)的圖片
藏品(紫藍地盤金花卉紋繡花風帽)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