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男子套袖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2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2張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12張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12張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12張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12張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12張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12張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12張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09.jpg)(CC BY-NC),第9張,共12張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10.jpg)(CC BY-NC),第10張,共12張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11.jpg)(CC BY-NC),第11張,共12張
登錄號:20060300031的圖片(20060300031_0012.jpg)(CC BY-NC),第12張,共12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為泰雅族男子套袖,係將一塊長方形白色織布於長邊對摺後,從左、右兩端縫合作為袖口,並僅縫至靠近中央處,中間留有一段較大面積未縫合的空間作為穿戴時套入雙手而用。在兩手臂及兩袖口處以紅、黑兩色毛線織有橫條形紋、點狀形紋、方形紋、X形紋及菱形紋。
套袖穿著方式係將左、右兩手,自中央開口處穿入,並將中央未縫合處搭於肩上。穿著時,可先穿著無袖上衣再穿上套袖,或可先穿著套袖再穿上無袖長衣。
套袖主要作為工作時保護雙手而用,本件形制之套袖除泰雅族外,亦見於太魯閣族以及花蓮北部的南勢阿美,且男、女皆能穿戴。套袖上的織紋大都統一位於上臂處及袖口兩處。本件帶有些許菱形織紋,泰雅族的菱形紋一般認為是代表「祖靈之眼」或「眼睛」之意,具有守護和警惕之意。

館藏編號:20060300031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青花西洋仕女瓷偶)的圖片
藏品(木湯匙、木匙)的圖片
藏品(臺灣銀行發行壹佰圓紙鈔)的圖片
藏品(5點10分)的圖片
藏品(太監帽)的圖片
藏品(開基天后宮戊午年祈安建醮碑記拓本)的圖片
藏品(邱德雲裝裱相紙:汗流脈絡等系列38)的圖片
藏品(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製反攻大陸標語)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