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女子腕飾
登錄號:20061400029的圖片(20061400029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9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61400029的圖片(20061400029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061400029的圖片(20061400029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061400029的圖片(20061400029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061400029的圖片(20061400029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061400029的圖片(20061400029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061400029的圖片(20061400029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061400029的圖片(20061400029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061400029的圖片(20061400029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061400029的圖片(20061400029_0009.jpg)(CC BY-NC),第9張,共9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裝飾物的功用在泰雅族社會中,基本上是為增加個人美觀,並顯示社會地位。一般而言,男子裝飾比女性多,大部分裝飾是泰雅族人自製的,少部分則是與外族交換而來。飾品從頭到腳都有,種類繁多。其中腕飾有兩種:一種是貝珠製成,男女通用;一種則為銅製,由外族導入,多為女性所用。本件腕飾由女子所配戴,為左右對稱的兩貝珠組件構成,唯此件長度些許略短(15.7公分)。左右兩腕飾各有兩長方貝片,在長邊處穿上十三小孔,中間串成十三條串珠;十三條珠串在靠近貝片處始自單顆藍珠,並在其餘的白色串珠中平均散落有其餘九顆藍珠作為綴飾;在貝片外側的十三個孔洞則兩兩由三顆白色串珠相接,只在首末兩線再結成延伸出的麻繩綁帶。整件腕飾以單線構成,以白色為底再佐以藍色串珠裝飾,配色素雅、做工精緻。

館藏編號:20061400029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糙莖菝契、疣枝菝契)的圖片
藏品(我心深處)的圖片
藏品(雉螺)的圖片
藏品(銀膠菊)的圖片
藏品(南明桂王「永曆通寶」)的圖片
藏品(布袋戲偶人-武生)的圖片
藏品(卡氏小石柱珊瑚(模))的圖片
藏品(玉山抱莖籟蕭)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