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石矛
登錄號:20070401317的圖片(20070401317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8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70401317的圖片(20070401317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070401317的圖片(20070401317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070401317的圖片(20070401317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070401317的圖片(20070401317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070401317的圖片(20070401317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070401317的圖片(20070401317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070401317的圖片(20070401317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070401317的圖片(20070401317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8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考古類
蒐藏品類別:考古標本
年代:3500-2300B.P.
尺寸描述:器長:86.4 mm│器寬:42.4 mm│器厚:6.5 mm│重量:35.7公克(g)│底寬:37.0 mm│孔徑:8.2~9.1 mm
遺址名稱:卑南遺址
所屬文化:卑南文化
採集方式:探坑發掘
器型分類:石器
質地:板岩
標本說明:1、梨型石矛,兩刃邊自尖端向下微向外弧拱,器身最寬處位於器中央近底部處。
2、器型半完整略有破損。器表呈灰黑色,板岩材質,石質略帶灰白色紋理。
3、全器通體磨製,器面上可見片解之節理痕。
4、器身中央磨製平坦無中脊,為全器最厚之處。
5、刃部略有破損,於殘餘之刃部可見磨製出刃端,刃端破損略呈波浪狀,疑為使用消耗所致。
6、尖端斷損,具有柄部,柄部右側略為圓鈍,左側則可見一小角之破損。底部為平底,略見些微之缺損。器身中央帶有一個穿孔,以雙面啄製而成,穿孔略呈不規則狀,孔徑:8.2mm~9.1mm。
7、標本

館藏編號:20070401317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道光8年9月祖可富立杜賣店地基契字)的圖片
藏品(七俠八義)的圖片
藏品(法軍侵臺檔 (第二冊))的圖片
藏品(琦君個人生活照2-127)的圖片
藏品(普剌特草)的圖片
藏品(籤詩)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羅氏鹽膚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