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陶偶
登錄號:20070300005的圖片(20070300005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70300005的圖片(20070300005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70300005的圖片(20070300005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70300005的圖片(20070300005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70300005的圖片(20070300005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70300005的圖片(20070300005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70300005的圖片(20070300005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6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物件屬蘭嶼達悟族「陶偶」的類型,材質為陶製,長度11cm、寬度7.7cm、高度10.3cm。本件陶偶創作的主題為一位達悟男人與一隻豬,達悟男人抓起並緊抱著一隻豬,整體作品充分表現出達悟男人的力大無窮與榮耀形象。本件作品因燒製原因而呈現黝黑的外觀。
蘭嶼雅美族製陶程序概分為採土、製坯、墊拍及刮修、修飾、燒陶等六大步驟。製造陶器的技術可以分為圍泥條法以及模製法二大類。圍泥條法主要是製作罐形器具之用,捏製完成後將其陰乾後再露天燒製;模製法主要是製作碗形器具之用,同樣是捏製完成後將其陰乾後再露天燒製。做出的陶器多半呈褐色,用剩後多餘的陶土則是捏製成形狀樸拙小陶偶。雅美人日常使用的器具中部分係陶器,如陶鍋、陶壺、陶罐等,此外雅美族的玩具中也有陶製的人像、山羊、小雞、魚、船等,同時他們也常模擬捏製生活周遭的百態,如跳舞、相撲、祭典等。此外,由於陶偶、陶玩具這類不以實用性為考量的手工技藝品,係屬於遊戲之作,作品多以生活中具體對象的簡略、模擬,以一種樸拙未細緻處理、大而化之的型態呈現。而且供給的對象是孩童,故多以生活上的豬、羊、媽媽抱小嬰兒、戴盔甲的勇士等為題材。
蘭嶼達悟族是目前臺灣原住民中仍保有製陶技術的族群之一。達悟族製陶期間,依照傳統的規定是在每年的Pitanatana月(約陽曆九月)之中,在這個月份內,想要製作陶器的就會相當忙碌。蘭嶼每一個村落都有其固定的陶土採掘之處,有時也有村落與村落之間共有採掘地的情況。而製陶的工作主要是由男人來擔任,女性只有在去除土渣及搗碎土可以幫忙。陶器的製作通常由單獨一個家庭或是兩、三個親友之間合併一起製造。
時至今日,雅美族的製陶工藝正瀕臨斷絕失傳,鋁鍋等現代化用具也完全取代了陶鍋、陶壺、陶罐等,雅美族人從此不再自己製作陶器,甚至連昔時以陶土製作泥偶給小孩把玩的玩具也不見流行。因此,陶偶此項雅美族人在物質文化上體現親子關係的工藝,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製陶工藝技術的失傳,連帶地也使雅美人失去一種傳達「親愛小孩」的媒介物及其文化內涵。

館藏編號:2007030000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電影欣賞第9卷1期)的圖片
藏品(臺灣總督府《中等教科 國語讀本》卷2)的圖片
藏品(穹翠鳳蝶)的圖片
藏品(後敞褲)的圖片
藏品(肋骨一段)的圖片
藏品(裙子)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雜)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the Tempest(暴風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