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年代:1965年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係貴州一帶苗族的背兒帶,為兩件式的形制,結構上由蓋帕、主片和綁帶組成,本件藏品以深灰藍色染布拼縫完成。背兒帶蓋帕上端左右各縫有彩色飾帶,主片上亦縫有長綁帶,長71公分、寬47公分。本件藏品的正面紋飾採用織錦、平繡、十字挑花等技法完成,蓋帕和主片都以滿版的六邊形的幾何織品紋飾為主體,以米白、紅、黑為基調,上下以白底、紅底黑字的「卍」字紋作為裝飾。蓋帕兩側縫貼有灰藍色之布料,中間為一垂直帶狀的十字挑花幾何紋飾,左、右上角各置一方形,內填十字挑花與平繡「X」形紋。綁帶部分則施滿平針縫線跡,使布料呈現不同的質感與視覺效果。背兒帶的使用方法先以寬幅布帛將孩童馱於後背,再將綁帶穿過孩童腋下,搭過背負者的雙肩交叉於胸前,接著將綁帶繞至孩童的髖部交纏,最後再繞至背負者的腹部前打結。背兒帶讓身為照顧者的婦女得到雙手的解放,得以兼顧日常工作與幼兒照護,除此之外由於背兒帶作為母子關係連結的象徵,在苗人生活內具有重要性,因而在製作上會施加較為繁複特別的技法與紋飾,顯示苗人對孩童的重視。
館藏編號:2007100011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