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原住民汲水方式及其與漢人分界的鐵線橋
登錄號:2008.004.0029的圖片(20080040029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8.004.0029的圖片(20080040029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8.004.0029的圖片(20080040029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8.004.0029

尺寸:14.1 x 9cm
外文名稱:蕃人ノ水汲ミ及蕃界ノ鐵線橋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原住民
類別二:圖書文獻類,明信片,經濟產業,交通運輸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觀光、旅行、繪葉書、苗栗、交通
文物描述:1.本物件以原住民為主題,黑白樣式。正面有兩張圖像,由右至左為原住民汲水、蕃界鐵線橋之圖像。右方圖像有兩名原住民走在階梯上,走在較前面者回頭望後方正在汲水者,圖像下方以漢字與日文標示「蕃人ノ水汲ミ」。左方圖像有兩人正走在鐵線橋上,橋下為溪流,溪流旁有三人坐著,圖像下方以漢字與日文標示「蕃界ノ鐵線橋」(大意為鐵線橋蕃界)。背面右上角為郵票黏貼處,右側有以漢字、平假名書寫之「郵便はがき」,上方以英文字母書寫「POST CARD」。
2.臺灣的原住民屬南島語族,日治時期著手對於原住民進行調查並分類為「族」。西元1897年伊能嘉矩將臺灣原住民分為七個族群,包括泰雅族、布農族、鄒族、澤利先族、排灣族、漂馬族、阿美族。番界乃透過劃定界線,劃分「番人」、「漢人」。而界線則以實際工事劃定,例如建橋、立碑等方式。
參考資料:宋卓立,2008。臺灣原住民太魯閣族族群意識變遷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18/09/20
已瀏覽清單
藏品(樂器(鼓))的圖片
藏品(褶痕厚紋蟹)的圖片
藏品(國立編譯館主編《高級小學自然課本第1冊》)的圖片
藏品(白花牽牛)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我的世界旅行的動機—十月十三日〉)的圖片
藏品(謝掙強與高雄市省轄市第三屆議會全體議員)的圖片
藏品(玉管珠)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