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複式顯微鏡
登錄號:2009-007-0068的圖片(2009-007-0068_A001.jpg),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文物分類:器物類\政治社教
材質:金屬
年代:1945~1952
尺寸:長:32.5 x 寬:17.5 x 高:28.8cm
參考資料:序號:68
王耀德,〈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設校始末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頁23-50。
台灣島津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島津,https://www.shimadzu.com.tw/about/index.html。
名古屋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人事興信錄第四版(大正4年),島津源藏,https://jahis.law.nagoya-u.ac.jp/who/docs/who8-10902。
藏品描述:此為本校物理學系之複式顯微鏡,由日本島津製作所生產。通器為金屬製,一方型三足檯面,上有滑軌,旁有尺規刻度,軌道上有一活動小方台,可由一側旋鈕轉盤調整位置。方台上有一小圓水平儀,並立有梯形長柱,柱身亦有尺規刻度,上有調節裝置銜接直筒形目鏡,裝置上兩枚旋鈕可控制鏡筒焦距及觀測角度。檯面黑字印刷廠牌「TRADE MARK/ SHIMADZU SEISAKUSHO LTD./ KYOTO」,滑軌白字書寫「847.43.1/ B231-20」。此應為戰後臺灣省立工學院時期至省立成功大學時期,實驗課程實用之教學儀器。

「島津製作所」(Shimadzu Factory)為第一代島津源藏於明治8年(1875)在京都木屋町所創立。島津家原本為佛壇製造商,然而島津源藏受到明治時代「文明開化」風潮的影響,決定從事當時最先進的科學事業,並以開辦製作理化相關器具的工廠作為實踐理想的方式。其子第二代島津源藏(島津梅次郎)除了承襲父親的科學事業外,更積極從事科學試驗與研發的工作。其於大正至昭和年間創下了「製造有人搭成的氫氣球並飛行成功(1877)」、「裝置醫療用X光機(1909)」、「製作工業用瓦斯紀錄器(1929)」與「製作工業用X光裝置(1936)」等幾項日本第一的紀錄。而戰後更以製作「光電子分光儀」與「遠端操控X光顯像」達成世界第一的紀錄。「島津製作所」於大正6年(1917)改組並上市為「島津製作所株式會社」(Shimadzu Seisakusho ltd),專門製作用理化學教學儀器,並陸續從事光電及X光設備之研發。而其於大正12年(1923)開辦柏林辦事處以來,逐漸拓展成為跨國型大企業。

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為臺灣總督府為了配合「工業化」與「南進政策」等國策,並提升殖民地人民實業教育的背景下,於1931年成立。在臺南高工成立前,全臺僅有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一所工業實業學校,且僅屬於中學性質,如果總督府要推動重大建設,往往需由日本聘請高階技師前來。因此為了配合「工業臺灣」的政策轉向,便在考量島內南北平衡、南進政策以及臺南州政府的積極爭取下,於臺南設立高等工業學校。
當時任命於總督府負責教育工作的若槻道隆為首任校長。創校初設機械工學科、電氣工學科和應用化學科。1940年電氣化學獨立成科;1944年改制為臺南工業專門學校,機械工學科改稱機械科、電氣工學科改稱電氣科、應用化學科改稱化學工業科,並增設土木、建築二科。
二戰結束後,於1946年先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1956年改制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最後於1971年正式定為國立成功大學。
物理學系於1956年改制為省立成功大學時成立。

登錄號:2009-007-0068

典藏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田甲四至契約碑記拓本)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歸農之日 (中文打字校訂稿 ))的圖片
藏品(1945年5月25日宮崎剛八郎家族之戰時造成的意外災害證明書與交付申請書)的圖片
藏品(青花寫意花草紋碗)的圖片
藏品(鶴標唱片公司的蟲膠唱片封套)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