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1.0045
尺寸:8.9 x 14cm
外文名稱:溫容を偲ふ 吳鳳夫妻の像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20~1934
年代描述:明信片推測約1920年代發行。印章戳記為大正或昭和9年12月19日。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人文風俗,風俗
關鍵詞:吳鳳、吳鳳媽、陳良德、吳鳳廟神像、嘉義中埔
文物描述:1. 日本時代單色印刷明信片,明信片上半部圖像為吳鳳(右)及夫人陳良德(左)之神像雕刻,吳鳳騎乘白馬,右手高舉長劍;夫人陳良德著官服正坐。圖片影像下方印刷文字「溫容を偲ふ」,中央空白處蓋有一藍色圓形印章,其上有阿里山、吳鳳廟圖案,並有「吳鳳廟參拜記念 9.12.19」等字。左下角近底邊印刷文字「吳鳳夫妻の像」。明信片背面印刷文字「郵便はがき,POST CARD,Correspondence,Address」,文字中央有一飛馬圖案,右側郵票黏貼框內印刷文字「Postage 1 1/2 Sen domestics 6 Sen Foreign」,其餘空白。
2. 吳鳳字元輝,祖籍福建漳州平和縣人,生於清康熙38(1699)年,幼時隨父親吳珠舉家渡海來臺,定居在諸羅今嘉義縣竹崎鄉。吳珠除從事與阿里山原住民往來交易外,也成立了墾號進行開墾事業,由於這種淵源,吳鳳熟悉鄒族的語言風俗,日後擔任通事一職。乾隆34(1769)年吳鳳死於鄒族出草,其後碰巧阿里山各社發生疫癘死亡相繼,促使鄒族不再向嘉義一帶出草,漢民感念吳鳳,嘉慶25年(1820)在繼任通事楊秘推動,將吳鳳生前的社口通事辦公支廳改建為祠宇,並以其忌日每年農曆8月10日由社口附近聚落舉行祭典祭拜。本張明信片影像為日治時期拍攝吳鳳廟中供奉之吳鳳及夫人陳良德神像,根據文獻記載,陳良德為諸羅新厝仔莊陳古之長女,於吳鳳19歲婚嫁為妻,因受人崇敬,身後後人立像陪祀。
參考資料:1. (臺灣)吳鳳夫妻神像,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日治時期臺灣圖像寫真,http://memory.ncl.edu.tw/tm_2007/hypage.cgi?HYPAGE=all_detail.htm&subject_type=image&did_id=10&project_id=twpt&xml_id=0000363859 (瀏覽日期2012/05/28)。
2. 楊景文,2003。由歷史、地理、社會背景看吳鳳。臺北,前衛出版社。
編目者:葉前錦
編目日期: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