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鴉片秤與外盒
登錄號:2009.012.0002的圖片(20090120002_I002.JPG)(CC BY),第1張,共3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9.012.0002的圖片(20090120002_I002.JPG)(CC BY),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09.012.0002的圖片(20090120002_I001.JPG)(CC BY),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09.012.0002的圖片(20090120002_I003.JPG)(CC BY),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2.0002

尺寸:28 x 9.2 x 3.1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醫療衛生,器材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度量衡、阿芙蓉、嬰粟、阿片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鴉片秤與外盒,共2件,外盒材質為木質,形狀由圓形與長條狀組合而成之提琴形,外盒圓形處刻有「量秤元百匁上二十匁」,並貼有標籤「上20錢-100錢下0~20匁」。鴉片秤由金屬桿與圓形銅盤與秤陀組成,圓形銅盤以紫線綁於金屬桿1側,另1端秤陀由紅線掛於桿上。
2.鴉片,或稱阿芙蓉,為罌粟主要副產品,是由罌粟花未成熟蒴果外殼汁液抽提加工而成的產品。罌粟由西向東傳播,於唐代由大食進貢傳入中國,至明朝即有王公貴族吸食,此時鴉片被認知為房中偏方,於清朝傳至民間,又因為英國商人於印度走私鴉片加上關稅協定,史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後導致鴉片戰爭,但清廷卻無力禁止鴉片與限制鴉片成癮的人數。清領時期臺灣民間吸食鴉片風氣十分興盛,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明定嚴禁鴉片,卻又實施專賣制度以獲取利益。
參考資料:1.吳振漢,2010。晚清同光年間朝野的鴉片觀(1874-1906)。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2.蘇宥忻,2014。近代臺灣鴉片戒癮之初步研究:以當代醫學知識為基礎反思。臺北: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D
編目日期:2019/12/11
已瀏覽清單
藏品(水中行走的水牛)的圖片
藏品(素面錫合金製燭台)的圖片
藏品(自立詩壇)的圖片
藏品(石矛)的圖片
藏品(小草小徑)的圖片
藏品(陶片)的圖片
藏品(圖書館肆層配電平面圖)的圖片